兰陵王
按律填词
⊙平仄(韵)
⊙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句)
平仄⊙平(句)
⊙仄平平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韵)
平仄(韵)
⊙平⊙仄(韵)
⊙平仄(句)
⊙仄⊙平(句)
⊙仄平平仄平仄(韵)
平⊙仄平仄(韵)
仄⊙仄平⊙(句)
⊙仄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仄(句)
⊙平⊙仄(句)
平平⊙⊙仄⊙仄(韵)
⊙⊙仄⊙仄(韵)
平仄(韵)
仄平仄(韵)
仄⊙仄⊙⊙(句)
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句)
⊙⊙平仄(韵)
平平⊙仄(句)
仄⊙仄(句)
仄仄仄(韵)
宋-周邦彦
柳阴直,
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
曾见几番,
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
谁识,
京华倦客?
长亭路,
年去岁来,
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
又酒趁哀弦,
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
半篙波暖,
回头迢递便数驿。
望人在天北。
凄恻,
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
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
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
似梦里,
泪暗滴。
兰陵王-丙子送春
刘辰翁
送春去,
春去人间无路。
秋千外,
芳草连天,
谁遣风沙暗南浦?
依依甚意绪,
漫忆海门飞絮。
乱鸦过,
斗转城荒,
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
最谁苦?
但箭雁沉边,
梁燕无主,
杜鹃声里长门暮。
想玉树凋土,
泪盘如露。
咸阳送客屡回顾。
斜日未能度。
春去,
尚来否?
正江令恨别,
庾信愁赋,
苏堤尽日风和雨。
叹神游故国,
花记前度。
人生流落,
顾孺子,
共夜语。
(1)据《北齐史》和《隋唐嘉话》记载,北齐兰陵王高长恭勇武而貌美,自以为不能使敌人畏惧,曾戴面具出战,击退周师。后来齐人制《兰陵王入阵曲》模效他上阵作战的姿态。至唐为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一百三十字,二十九句,三段。第一段七仄韵,第二段五仄韵,第三段六仄韵,例用入声韵为正格(如例一),用上去 声韵为变格(如例二)。
(2)第五句为平起仄收之七字拗句。第二段第二、五、八句,第三段第三、六句,均作上一下四。这首词中的领格字如例一的“又”“望”“渐”“念”等均用去声,只有“愁”字用了平声,算作例外。本调平仄根据周邦彦、高观国、刘辰翁诸家格律考定。
(3)例一为周邦彦代表作之一,在南宋绍兴年间曾用它来歌以送别,有《渭城三叠》之誉。词以柳为题,但用意不在写柳而在写“京华倦客”(词人自称)因别离而感伤的心情。因而这首词并非真正的咏物词,词分三段:
第一段托柳起兴。前五句用笔直的柳阴、弄碧的柳丝以及柳树“拂水飘绵”等优美形象来刻画柳的多种姿色。“柳”和“留”谐音,古人有折柳惜别的习俗。作者写柳,物用以制造送别时缠绵悱恻的气氛,故在第五句的末尾贴出“送行色”三字,也是点睛之笔。不过送的不是别人,恰恰是词人自己。何以登旅途,便先“登临望故国”(故乡)呢?因为久居京华,已感厌倦。为何感到厌倦?“谁识”二字,以反问语气作了重要交代。它暗示着自己迭遭冷遇,仕途坎坷,所以要离去。长亭本是送别之地,年得一年,在送别中攀折的柳条应该早已超过千尺了。而现在自己也成了被送的对象,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应折柔条过千尺”,同上文“登临”两句呼应,含意深沉。
第二段开头四句写送别的情景。此时此景,勾起回忆,自是意中事,而饯别时所设的弦乐和灯火也只能增加自己的惆怅而已。何况正碰上梨花盛开的寒食节前(旧历清明节前二日为寒食节,有禁火的风俗,唐宋时朝廷在清明日另取榆柳新火以赐群臣),不是共赏阳春烟景,而是忙着送我归去,况味可知。但是多年的京华生活,毕竟使人睠顾难忘,所以下面从侧面透露了这种心情。以一个“愁”字领先,带出四句:船离岸,顺流而下,会象离弦之箭一般飞速前进,回头一看,船已过了几个驿站,而送行者也远在天北了。与一般行旅者不同,词人不是希望船开得快些,而是耽心船开得太快,这与上面四句表现的情思是一致的,内容也比一般更深一层。从写法上来看,这四句虽从虚处落笔,却又是从生活实践中来,可谓虚实相生。而其意识之浮动,想象之丰富,更非一般词人所能企及。这是清真词的妙处之一,无论作诗填词,都要学习、领会这种笔法。
第三段转入别后情怀。前五句由上文写虚回到写实,“凄侧”两句表明怨恨之深、之多。以下三句用一“渐”字领起,船开出了,水波在回旋着,码头上冷冷清清,夕阳徐徐西下,而逗人的春色却无边无际。面对夕阳,本使人有迟暮之感,而春色烂熳,又使人情意绵绵。语里行间,正透露着这位“京华倦客”似倦非倦、要离开又不忍离开的矛盾的心情。正因为这样,所以以下二句用一“念”字领头,把现实引入甜密的回忆。想起与知心人“月榭携手,露桥闻笛”的赏心乐事,多么神往!最后三句,再回到现实,即对照眼前,如在梦里,只能暗暗掉下几滴眼泪而已。真个是思潮翻滚,激动异常了。注意,结尾两句,全用仄声,为它词所无。作者精于音律,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更好地表现那种不平静的心情,再加上全词都用的入声韵,更显得声情激越,音调幽咽。
这首词篇幅虽长,读来却不觉其长,原因是作者能将多种手法综合运用,表现别情。手法上脉络分明,层次清晰,故能姿态横生,韵味浓厚。只是思想内容比较单薄,题材限制在个人的离愁上,微嫌不足。
又作者在这首词里究竟是送行者还是行者,说法不一。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说作者是“客中送客”,此说颇为流行。细玩词意,笔者认为还是把作者本身看作行者更为适合。理由是:
第一段“登临”两句,已经暗示自己在京华受到冷遇,所以登高望乡(周为钱塘人),接着要离开这里。如果是“送客”,又何必费如许笔墨?第二段以“愁”字领以下四句,与其“代行者涉想”(周济语),何不以词人自己想象为更亲切、更深刻?第三段以“渐”字领以下三句,由虚写变成实写,即写行者的实地感受。如果不是词人自己,又是代行者“所见”,那就更属无中生有了。相反,只有写自己的所见,才能真切动人。同时使主语前后一贯,也能使词的最后五句同上文的联系更加紧密。
例二为刘辰翁作品。周词抒惜别之情,刘词寄故国之思,主题不同,词调则是一个。按南宋恭帝德佑二年(一二七六年)二月,元军侵占临安,君臣北狩。同年暮春,作者填写此调来怀念故国。题目标作“送春”,暗悲南宋的灭亡。词的第一段写南宋都城沦陷后的荒凉景象,第二段写元军虏南宋君臣北去,群臣们对故国恋恋不舍的心情。第三段写作者对北去君臣的思念和自己处境的凄凉。这首词在运用比兴手法上有两点值得注意:1.“春”本属自然季节,作者在“春”前冠一“送”字,或在其后加一“去”字,就使它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特别是三段的开头或云“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或云“春去,谁最苦”?或云“春去,尚来否”?更表现了沉痛的故国之思。同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浪淘沙》)中的“春”相比,刘词的思想境界自然高很多。2.词里对正反两种形象的比喻都很贴切、生动,如以“风沙”、“乱鸦”喻入侵的元军,以“箭雁”(中过箭的雁)喻北去君臣,以“梁燕”(梁上的燕子)喻南宋的士大夫,以“玉树”(《晋书庾亮传》:“亮将葬,何充、会之叹曰:‘埋玉树于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喻忠贞爱国之士,用“江令恨别”(江淹有《别赋》)和“庾信愁赋”(庾信有《愁赋》)喻自己的故国之思。“泪盘如露”,更明白地把人们为思念故国而落的泪说成象金铜仙人盘中的露水那么多(字句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刘词在艺术性上虽不象周词的曲折多姿,也不象王(沂孙)词的含蓄纡(回加辶) ,却也善于运用比兴手法,通过丰富的想象来把抽象的故国之思具体化,从而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这首词就是一个例子,它不但是刘词(《须溪词》)的代表作,也是豪放词中的名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