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
红楼大观
成语大全
目前位置;
藏书阁
->
诗词
->
北宋
->
苏轼
->
诗集
苏轼诗集
·
郭纶
苏轼
·
初发嘉州
苏轼
·
犍为王氏书楼
苏轼
·
过宜宾见夷中乱山
苏轼
·
夜泊牛口
苏轼
·
牛口见月
苏轼
·
戎州
苏轼
·
舟中听大人弹琴
苏轼
·
泊南井口期任遵圣长官,到晚不及见,复来
苏轼
·
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此山乃张道陵所寓,二首其一
苏轼
·
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此山乃张道陵所寓,二首其二
苏轼
·
渝州寄王道矩
苏轼
·
江上看山
苏轼
·
涪州得山胡次子由韵
苏轼
·
留题仙都观
苏轼
·
仙都山鹿
苏轼
·
江上值雪,效欧阳体,限不以盐玉鹤鹭絮蝶飞舞之类为比,仍不使皓白洁素等字,次子由韵
苏轼
·
屈原塔
苏轼
·
望夫台
苏轼
·
竹枝歌
苏轼
·
过木枥观
苏轼
·
八阵碛
苏轼
·
诸葛盐井
苏轼
·
白帝庙
苏轼
·
入峡
苏轼
·
巫山
苏轼
·
巫山庙上下数十里,有乌鸢无数,取食於行舟之上,舟人以神之故,亦不敢害
苏轼
·
神女庙
苏轼
·
过巴东县不泊,闻颇有莱公遗迹
苏轼
·
昭君村
苏轼
·
新滩
苏轼
·
新滩阻风
苏轼
·
黄牛庙
苏轼
·
虾蟆背
苏轼
·
出峡
苏轼
·
游三游洞
苏轼
·
游洞之日,有亭吏乞诗,既为留三绝句於洞之石壁,明日至峡州,吏又至,意若未足,乃复以此诗授之
苏轼
·
寄题清溪寺
苏轼
·
留题峡州甘泉寺
苏轼
·
夷陵县欧阳永叔至喜堂
苏轼
·
息壤诗
苏轼
·
渚宫
苏轼
·
荆州十首其一
苏轼
·
荆州十首其二
苏轼
·
荆州十首其三
苏轼
·
荆州十首其四
苏轼
·
荆州十首其五
苏轼
·
荆州十首其六
苏轼
·
荆州十首其七
苏轼
·
荆州十首其八
苏轼
·
荆州十首其九
苏轼
·
荆州十首其十
苏轼
·
荆门惠泉
苏轼
·
次韵答荆门张都官维见和惠泉诗
苏轼
·
浰阳早发
苏轼
·
夜行观星
苏轼
·
汉水
苏轼
·
襄阳古乐府三首野鹰来
苏轼
·
上堵吟
苏轼
·
襄阳乐
苏轼
·
岘山
苏轼
·
万山
苏轼
·
隆中
苏轼
·
竹叶酒
苏轼
·
鲂鱼
苏轼
·
食
苏轼
·
新渠诗
苏轼
·
许州西湖
苏轼
·
双凫观
苏轼
·
颍大夫庙
苏轼
·
阮籍啸台
苏轼
·
大雪独留尉氏,有客入驿,呼与饮,至醉,诘旦客南去,竟不知其谁
苏轼
·
朱亥墓
苏轼
·
次韵水官诗
苏轼
·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於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苏轼
·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
次韵刘京兆石林亭之作,石本唐苑中物,散流民间,刘购得之
苏轼
·
凤翔八观石鼓歌
苏轼
·
诅楚文
苏轼
·
王维吴道子画
苏轼
·
维摩像,唐杨惠之塑,在天柱寺
苏轼
·
东湖
苏轼
·
真兴寺阁
苏轼
·
李氏园
苏轼
·
秦穆公墓
苏轼
·
次韵子由除日见寄
苏轼
·
新葺小园二首其一
苏轼
·
新葺小园二首其二
苏轼
·
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灭决囚禁。自十三日受命出府,至宝鸡、虢、郿、盩庢四县。既毕事,因朝谒太平宫,而宿於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乃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
苏轼
·
太白山下早行,至横渠镇,书崇寿院壁
苏轼
·
留题延生观後山上小堂
苏轼
·
留题仙游潭中兴寺,寺东有玉女洞,洞南有马融读书石室,过潭而南,山石益奇,潭上有桥,畏其险,不敢渡
苏轼
·
楼观
苏轼
·
郿坞
苏轼
·
磻溪石
苏轼
·
石鼻城
苏轼
·
次韵子由岐下诗
苏轼
·
横池
苏轼
·
短桥
苏轼
·
轩窗
苏轼
·
曲槛
苏轼
·
双池
苏轼
·
荷叶
苏轼
·
鱼
苏轼
·
牡丹
苏轼
·
桃花
苏轼
·
李
苏轼
·
杏
苏轼
·
梨
苏轼
·
枣
苏轼
·
樱桃
苏轼
·
石榴
苏轼
·
樗
苏轼
·
槐
苏轼
·
桧
苏轼
·
松
苏轼
·
柳
苏轼
·
真兴寺阁祷雨
苏轼
·
攓云篇
苏轼
·
读《开元天宝遗事》三首其一
苏轼
·
读《开元天宝遗事》三首其二
苏轼
·
读《开元天宝遗事》三首其三
苏轼
·
壬寅重九,不预会,独游普门寺僧阁,有怀子由
苏轼
·
太白词其一
苏轼
·
太白词其二
苏轼
·
太白词其三
苏轼
·
太白词其四
苏轼
·
太白词其五
苏轼
·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其一
苏轼
·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苏轼
·
与李彭年同送崔岐归二曲,马上口占
苏轼
·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其一
苏轼
·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其二
苏轼
·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其三
苏轼
·
病中,大雪数日,未尝起观,虢令赵荐以诗相属,戏用其韵答之
苏轼
·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於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馈岁
苏轼
·
别岁
苏轼
·
守岁
苏轼
·
和子由踏青
苏轼
·
和子由蚕市
苏轼
·
客位假寐
苏轼
·
和刘长安题薛周逸老亭,周善饮酒,未七十而致仕
苏轼
·
中隐堂诗其一
苏轼
·
中隐堂诗其二
苏轼
·
中隐堂诗其三
苏轼
·
中隐堂诗其四
苏轼
·
中隐堂诗其五
苏轼
·
题宝鸡县斯飞阁
苏轼
·
重游终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
苏轼
·
和子由寒食
苏轼
·
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以答子由题画文殊、普贤
苏轼
·
妒佳月
苏轼
·
次韵子由以诗见报编礼公,借雷琴,记旧曲
苏轼
·
七月二十四日,以久不雨,出祷磻溪。是日宿虢县。二十五日晚,自虢县渡渭,宿於僧舍曾阁。阁故曾氏所建也。夜久不寐,见壁间有前县令赵荐留名,有怀其人
苏轼
·
二十六日五更起行,至磻溪,天未明
苏轼
·
是日自磻溪,将往阳平,憩於麻田青峰寺之下院翠麓亭
苏轼
·
二十七日,自阳平至斜谷,宿於南山中蟠龙寺
苏轼
·
是日至下马碛,憩於北山僧舍。有阁曰怀贤,南直斜谷,西临五丈原,诸葛孔明所从出师也
苏轼
·
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
苏轼
·
将往终南和子由见寄
苏轼
·
读道藏
苏轼
·
南溪有会景亭,处众亭之间,无所见,甚不称其名。予欲迁之少西,临断岸,西向可以远望,而力未暇,特为制名曰招隐。仍为诗以告来者,庶几迁之
苏轼
·
扶风天和寺
苏轼
·
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
苏轼
·
九月中曾题二小诗於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游,见而录之其一
苏轼
·
九月中曾题二小诗於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游,见而录之其二
苏轼
·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邃,故名之曰避世堂
苏轼
·
溪堂留题
苏轼
·
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
苏轼
·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楼观
苏轼
·
五郡
苏轼
·
授经台
苏轼
·
大秦寺
苏轼
·
仙游潭
苏轼
·
南寺
苏轼
·
北寺
苏轼
·
马融石室
苏轼
·
玉女洞
苏轼
·
爱玉女洞中水,既致两瓶,恐後复取而为使者见绐,因破竹为契,使寺僧藏其一,以为往来之信,戏谓之调水符
苏轼
·
自仙游回至黑水,见居民姚氏山亭,高绝可爱,复憩其上
苏轼
·
二月十六日,与张、李二君游南溪,醉後,相与解衣濯足,因咏韩公《山石》之篇,慨然知其所以乐而忘其在数百年之外也。次其韵
苏轼
·
大老寺竹间阁子
苏轼
·
周公庙,庙在岐山西北七八里,庙後百许步,有泉依山,涌冽异常,国史所谓`润德泉世乱则竭'者也
苏轼
·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一
苏轼
·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二
苏轼
·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三
苏轼
·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四
苏轼
·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五
苏轼
·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六
苏轼
·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七
苏轼
·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八
苏轼
·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九
苏轼
·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十
苏轼
·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十一
苏轼
·
次韵和子由闻予善射
苏轼
·
次韵子由论书
苏轼
·
次韵和子由欲得骊山澄泥砚
苏轼
·
竹*
苏轼
·
渼陂鱼
苏轼
·
淩虚台
苏轼
·
和子由苦寒见寄
苏轼
·
司竹监烧苇园,因召都巡检柴贻左藏,以其徒会猎园下
苏轼
·
亡伯提刑郎中挽诗二首,甲辰十二月八日凤翔官舍书其一
苏轼
·
亡伯提刑郎中挽诗二首,甲辰十二月八日凤翔官舍书其二
苏轼
·
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其一
苏轼
·
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其二
苏轼
·
寄题兴州晁太守新开古东池
苏轼
·
和董传留别
苏轼
·
骊山三绝句其一
苏轼
·
骊山三绝句其二
苏轼
·
骊山三绝句其三
苏轼
·
华阴寄子由
苏轼
·
夜直秘阁呈王敏甫
苏轼
·
谢苏自之惠酒`高士例须怜麴*,此语常闻退之说。我今有说殆不然,麴*未必高士怜。醉者坠车庄生言,全酒未若全於天。达人本是不亏缺,何暇更求全处全。景山沉迷阮籍傲,毕卓盗窃刘伶颠。贪狂嗜怪无足取,世俗喜异矜其贤。杜陵诗客尤可笑,罗列八子参群仙。流涎露顶置不说,
苏轼
·
赠蔡茂先
苏轼
·
送任汲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
苏轼
·
秀州僧本莹静照堂
苏轼
·
石苍舒醉墨堂
苏轼
·
王颐赴建州钱监求诗及草书
苏轼
·
次韵杨褒早春
苏轼
·
次韵柳子玉见寄
苏轼
·
送钱藻出守婺州得英字
苏轼
·
送刘攽倅海陵
苏轼
·
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
苏轼
·
绿筠亭
苏轼
·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苏轼
·
送吕希道知和州
苏轼
·
送文与可出守陵州
苏轼
·
次韵王诲夜坐
苏轼
·
送蔡冠卿知饶州
苏轼
·
宋叔达家听琵琶
苏轼
·
次韵子由初到陈州二首其一
苏轼
·
次韵子由初到陈州二首其二
苏轼
·
送刘道原归觐南康
苏轼
·
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有感於余心者聊为和之其一
苏轼
·
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有感於余心者聊为和之其二
苏轼
·
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有感於余心者聊为和之其三
苏轼
·
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有感於余心者聊为和之其四
苏轼
·
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有感於余心者聊为和之其五
苏轼
·
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有感於余心者聊为和之其六
苏轼
·
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有感於余心者聊为和之其七
苏轼
·
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有感於余心者聊为和之其八
苏轼
·
次韵子由柳湖感物
苏轼
·
次韵张安道读杜诗
苏轼
·
送张安道赴南都留台
苏轼
·
傅尧俞济源草堂
苏轼
·
陆龙图诜挽词
苏轼
·
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
苏轼
·
次韵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其一
苏轼
·
次韵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其二
苏轼
·
陪欧阳公燕西湖
苏轼
·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
苏轼
·
颍州初别子由二首其一
苏轼
·
颍州初别子由二首其二
苏轼
·
十月二日,将至涡口五里所,遇风留宿
苏轼
·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到寿州
苏轼
·
寿州李定少卿出饯城东龙潭上
苏轼
·
濠州七绝涂山
苏轼
·
彭祖庙
苏轼
·
逍遥台
苏轼
·
观鱼台
苏轼
·
虞姬墓
苏轼
·
四望亭
苏轼
·
浮山洞
苏轼
·
泗州僧伽塔
苏轼
·
龟山
苏轼
·
发洪泽,中途遇大风,复还
苏轼
·
十月十六日记所见
苏轼
·
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仍邀同赋刘贡父
苏轼
·
孙巨源
苏轼
·
刘莘老
苏轼
·
游金山寺
苏轼
·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苏轼
·
甘露寺
苏轼
·
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绝其一
苏轼
·
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绝其二
苏轼
·
次韵柳子玉二首地炉
苏轼
·
纸帐
苏轼
·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苏轼
·
李杞寺丞见和前篇,复用元韵答之
苏轼
·
再和
苏轼
·
游灵隐寺,得来诗,复用前韵
苏轼
·
戏子由
苏轼
·
越州张中舍寿乐堂
苏轼
·
姚屯田挽词
苏轼
·
送岑著作
苏轼
·
雨中明庆赏牡丹
苏轼
·
吉祥寺赏牡丹
苏轼
·
吉祥寺僧求阁名
苏轼
·
和刘道原见寄
苏轼
·
和刘道原咏史
苏轼
·
和刘道原寄张师民
苏轼
·
送张职方吉甫赴闽漕六和寺中作
苏轼
·
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开元寺山茶旧无花,今岁盛开二首其一
苏轼
·
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开元寺山茶旧无花,今岁盛开二首其二
苏轼
·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
苏轼
·
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其一
苏轼
·
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其二
苏轼
·
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其三
苏轼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
苏轼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二
苏轼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三
苏轼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四
苏轼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五
苏轼
·
七月一日出城舟中苦热
苏轼
·
宿余杭法喜寺,寺後绿野堂,望吴兴诸山,怀孙莘老学士
苏轼
·
宿临安净土寺
苏轼
·
自净土寺步至功臣寺
苏轼
·
游径山
苏轼
·
自径山回,得吕察推诗,用其韵招之,宿湖上
苏轼
·
宿望湖楼再和
苏轼
·
夜泛西湖五绝其一
苏轼
·
夜泛西湖五绝其二
苏轼
·
夜泛西湖五绝其三
苏轼
·
夜泛西湖五绝其四
苏轼
·
夜泛西湖五绝其五
苏轼
·
求焦千之惠山泉诗
苏轼
·
答任师中次韵
苏轼
·
沈谏议召游湖,不赴,明日得双莲於北山下,作一绝持献沈,既见和,又别作一首,因用其韵其一
苏轼
·
沈谏议召游湖,不赴,明日得双莲於北山下,作一绝持献沈,既见和,又别作一首,因用其韵其二
苏轼
·
和欧阳少师会老堂次韵
苏轼
·
和欧阳少师寄赵少师次韵
苏轼
·
监试呈诸试官
苏轼
·
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一
苏轼
·
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二
苏轼
·
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三
苏轼
·
望海楼晚景五绝其四
苏轼
·
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五
苏轼
·
试院煎茶
苏轼
·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苏轼
·
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於冯当世者
苏轼
·
八月十日夜看月有怀子由并崔度贤良
苏轼
·
催试官考较戏作
苏轼
·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其一
苏轼
·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其二
苏轼
·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其三
苏轼
·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其四
苏轼
·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其五
苏轼
·
和沈立之留别二首其一
苏轼
·
和沈立之留别二首其二
苏轼
·
和陈述古拒霜花
苏轼
·
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
苏轼
·
听贤师琴
苏轼
·
秋怀二首其一
苏轼
·
秋怀二首其二
苏轼
·
哭欧阳公,孤山僧思惠思示小诗,次韵
苏轼
·
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
苏轼
·
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写经,求之五十年,去岁得之蜀中。以诗贺之
苏轼
·
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
苏轼
·
是日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二首其一
苏轼
·
是日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二首其二
苏轼
·
盐官部役戏呈同事兼寄述古
苏轼
·
盐官绝句四首南寺千佛阁
苏轼
·
北寺悟空禅师塔
苏轼
·
塔前古桧
苏轼
·
僧爽白鸡
苏轼
·
六和寺冲师闸山溪为水轩
苏轼
·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苏轼
·
後十余日复至
苏轼
·
戏赠
苏轼
·
和人求笔迹
苏轼
·
将之湖州戏赠莘老
苏轼
·
送张轩民寺丞赴省试
苏轼
·
再用前韵寄莘老
苏轼
·
画鱼歌
苏轼
·
鸦种麦行
苏轼
·
和致仕张郎中春昼
苏轼
·
和邵同年戏赠买收秀才三首其一
苏轼
·
和邵同年戏赠买收秀才三首其二
苏轼
·
和邵同年戏赠买收秀才三首其三
苏轼
·
吴中田妇叹
苏轼
·
游道场山何山
苏轼
·
莘老葺天庆观小园,有亭北向,道士山宗说乞名与诗
苏轼
·
赠孙莘老七绝其一
苏轼
·
赠孙莘老七绝其二
苏轼
·
赠孙莘老七绝其三
苏轼
·
赠孙莘老七绝其四
苏轼
·
赠孙莘老七绝其五
苏轼
·
赠孙莘老七绝其六
苏轼
·
赠孙莘老七绝其七
苏轼
·
至秀州,赠钱端公安道,并寄其弟惠山老
苏轼
·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
苏轼
·
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其一
苏轼
·
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其二
苏轼
·
元日次韵张先子野见和七夕寄莘老之作
苏轼
·
正月九日,有美堂饮,醉归径睡,五鼓方醒,不复能眠,起阅文书,得鲜于子骏所寄《杂兴,作《古意》一首答之
苏轼
·
次韵答章传道见赠
苏轼
·
法惠寺横翠阁
苏轼
·
祥符寺九曲观灯
苏轼
·
上元过祥符僧可久房,萧然无灯火
苏轼
·
正月十一日病後,述古邀往城外寻春
苏轼
·
有以官法酒见饷者,因用前韵,求述古为移厨饮湖上
苏轼
·
饮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一
苏轼
·
饮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苏轼
·
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
苏轼
·
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其一
苏轼
·
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其二
苏轼
·
独游富阳普照寺
苏轼
·
自普照游二庵
苏轼
·
富阳妙庭观董双成故宅,发地得丹鼎,覆以铜盘,承以琉璃盆,盆既破碎,丹亦为人争夺持去,今独盘鼎在耳,二首其一
苏轼
·
富阳妙庭观董双成故宅,发地得丹鼎,覆以铜盘,承以琉璃盆,盆既破碎,丹亦为人争夺持去,今独盘鼎在耳,二首其二
苏轼
·
新城道中二首其一
苏轼
·
新城道中二首其二
苏轼
·
山村五绝其一
苏轼
·
山村五绝其二
苏轼
·
山村五绝其三
苏轼
·
山村五绝其四
苏轼
·
山村五绝其五
苏轼
·
癸丑春分後雪
苏轼
·
湖上夜归
苏轼
·
同曾元恕游龙山,吕穆仲不至
苏轼
·
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来,两县令先在
苏轼
·
次韵孙莘老见赠,时莘老移卢州,因以别之
苏轼
·
赠别
苏轼
·
次韵代留别
苏轼
·
月兔茶
苏轼
·
薄命佳人
苏轼
·
吉祥寺花将落而述古不至
苏轼
·
述古闻之,明日即至,坐上复用前韵同赋
苏轼
·
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
苏轼
·
於潜令刁同年野翁亭
苏轼
·
於潜僧绿筠车干
苏轼
·
於潜女
苏轼
·
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至治平寺,二首其一
苏轼
·
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至治平寺,二首其二
苏轼
·
与临安令宗人同年剧饮
苏轼
·
宝山昼睡
苏轼
·
僧清顺新作垂云亭
苏轼
·
五月十日,与吕仲甫、周邠、僧惠勤、惠思、清顺、可久、惟肃、义诠同泛湖游北山
苏轼
·
会客有美堂,周邠长官与数僧同泛湖往北山,湖中闻堂上歌笑声,以诗见寄,因和二首,时周有服其一
苏轼
·
会客有美堂,周邠长官与数僧同泛湖往北山,湖中闻堂上歌笑声,以诗见寄,因和二首,时周有服其二
苏轼
·
席上代人赠别三首其一
苏轼
·
席上代人赠别三首其二
苏轼
·
席上代人赠别三首其三
苏轼
·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如婴儿声,殊不闻雷震也
苏轼
·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一
苏轼
·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二
苏轼
·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三
苏轼
·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四
苏轼
·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五
苏轼
·
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其一
苏轼
·
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其二
苏轼
·
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其三
苏轼
·
韩子华石淙庄
苏轼
·
赠上天竺辩才师
苏轼
·
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
苏轼
·
病中独游净慈,谒本长老,周长官以诗见寄,仍邀游灵隐,因次韵答之
苏轼
·
病中游祖塔院
苏轼
·
虎跑泉
苏轼
·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其一
苏轼
·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其二
苏轼
·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其三
苏轼
·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其四
苏轼
·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其五
苏轼
·
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其一
苏轼
·
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其二
苏轼
·
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其三
苏轼
·
孤山二咏
苏轼
·
柏堂
苏轼
·
竹阁
苏轼
·
与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归
苏轼
·
有美堂暴雨
苏轼
·
八月十五看潮五绝其一
苏轼
·
八月十五看潮五绝其一其二
苏轼
·
八月十五看潮五绝其一其三
苏轼
·
八月十五看潮五绝其一其四
苏轼
·
八月十五看潮五绝其一其五
苏轼
·
东阳水乐亭
苏轼
·
与周长官、李秀才游径山,二君先以诗见寄,次其韵二首其一
苏轼
·
与周长官、李秀才游径山,二君先以诗见寄,次其韵二首其二
苏轼
·
临安三绝将军树
苏轼
·
锦溪
苏轼
·
石镜
苏轼
·
登玲珑山
苏轼
·
宿九仙山
苏轼
·
陌上花三首
苏轼
·
陌上花三首其一
苏轼
·
陌上花三首其二
苏轼
·
陌上花三首其三
苏轼
·
游东西岩
苏轼
·
宿海会寺
苏轼
·
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
苏轼
·
汪覃秀才久留山中,以诗见寄,次其韵
苏轼
·
再游陉山
苏轼
·
洞霄宫
苏轼
·
初自径山归,述古召饮介亭,以病先起
苏轼
·
明日重九,亦以病不赴述古会,再用前韵
苏轼
·
九日,寻臻闇黎,遂泛小舟至勤师院,二首其一
苏轼
·
九日,寻臻闇黎,遂泛小舟至勤师院,二首其二
苏轼
·
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卿饮,以诗戏之,二首其一
苏轼
·
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卿饮,以诗戏之,二首其二
苏轼
·
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
苏轼
·
九日,湖上寻周、李二君,不见,君亦见寻於湖上,以诗见寄,明日乃次其韵
苏轼
·
送杭州杜、戚、陈三掾罢官归乡
苏轼
·
元翰少卿宠惠谷帘水一器、龙团二枚,仍以新诗为贶,叹味不已,次韵奉和
苏轼
·
次韵周长官寿星院同饯鲁少卿
苏轼
·
次韵述古过周长官夜饮
苏轼
·
述古以诗见责屡不赴会,复次前韵
苏轼
·
胡穆秀才遗古铜器,似鼎而小,上有两柱,可以覆而不蹶,以为鼎则不足,疑其饮器也,胡有诗,答之
苏轼
·
贺陈述古弟章生子
苏轼
·
赠治易僧智周
苏轼
·
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
苏轼
·
书双竹湛师房二首其一
苏轼
·
书双竹湛师房二首其二
苏轼
·
宝山新开径
苏轼
·
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其一
苏轼
·
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其一其二
苏轼
·
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其一其三
苏轼
·
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其一其四
苏轼
·
和柳子玉喜雪次韵仍呈述古
苏轼
·
观子玉郎中草圣
苏轼
·
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
苏轼
·
雪後至临平,与柳子玉同至僧舍,见陈尉烈
苏轼
·
夜至永乐文长老院,文时卧病退院
苏轼
·
和钱安道寄惠建茶
苏轼
·
钱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
苏轼
·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苏轼
·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二
苏轼
·
元日过丹阳,明日立春,寄鲁元翰
苏轼
·
古缠头曲
苏轼
·
刁同年草堂
苏轼
·
刁景纯赏瑞香花,忆先朝侍宴,次韵
苏轼
·
同柳子玉游鹤林、招隐,醉归,呈景纯
苏轼
·
景纯见和,复次韵赠之,二首其一
苏轼
·
景纯见和,复次韵赠之,二首其二
苏轼
·
柳子玉亦见和,因以送之,兼寄其兄子璋道人
苏轼
·
子玉家宴,用前韵见寄,复答之
苏轼
·
景纯复以二篇,一言其亡兄与伯父同年之契,一言今者唱酬之意,仍次其韵其一
苏轼
·
景纯复以二篇,一言其亡兄与伯父同年之契,一言今者唱酬之意,仍次其韵其二
苏轼
·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二首其一
苏轼
·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二首其二
苏轼
·
成都进士杜暹伯升,出家,名法通,往来吴中
苏轼
·
子玉以诗见邀,同刁丈游金山
苏轼
·
金山寺与柳子玉饮,大醉,卧宝觉禅榻,夜分方醒,书其壁
苏轼
·
送柳子玉赴灵仙
苏轼
·
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退圃
苏轼
·
逸堂
苏轼
·
遯轩
苏轼
·
远楼
苏轼
·
游鹤林、招隐二首其一
苏轼
·
游鹤林、招隐二首其二
苏轼
·
书普慈长老壁
苏轼
·
刁景纯席上和谢生二首其一
苏轼
·
刁景纯席上和谢生二首其二
苏轼
·
和苏州太守王规父侍太夫人观灯之什,余时以刘道原见访,滞留京口,不及赴此会,二首其一
苏轼
·
和苏州太守王规父侍太夫人观灯之什,余时以刘道原见访,滞留京口,不及赴此会,二首其二
苏轼
·
书焦山纶长老壁
苏轼
·
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
苏轼
·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其一
苏轼
·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其二
苏轼
·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其三
苏轼
·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其四
苏轼
·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其五
苏轼
·
常州太平寺观牡丹
苏轼
·
游太平寺净土院,观牡丹中有淡黄一朵,特奇,为作小诗
苏轼
·
杭州牡丹开时,仆犹在常、润,周令作诗见寄,次其韵,复次一首送赴阙其一
苏轼
·
杭州牡丹开时,仆犹在常、润,周令作诗见寄,次其韵,复次一首送赴阙其二
苏轼
·
无锡道中赋水车
苏轼
·
虎丘寺
苏轼
·
刘孝叔会虎丘,时王规父斋素祈雨,不至,二首其一
苏轼
·
刘孝叔会虎丘,时王规父斋素祈雨,不至,二首其二
苏轼
·
苏州闾丘、江君二家,雨中饮酒,二首其一
苏轼
·
苏州闾丘、江君二家,雨中饮酒,二首其一其二
苏轼
·
次韵沈长官三首其一
苏轼
·
次韵沈长官三首其二
苏轼
·
次韵沈长官三首其三
苏轼
·
戏书吴江三贤画像三首其一
苏轼
·
戏书吴江三贤画像三首其二
苏轼
·
戏书吴江三贤画像三首其三
苏轼
·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
苏轼
·
安平泉
苏轼
·
赠张刁二老
苏轼
·
去年秋,偶游宝山上方。入一小院,阒然无人。有一僧,隐几低头读书。与之语,漠然不甚对。问其邻之僧,曰︰“此云闇黎也,不出十五年矣。"今年六月,自常、润还,复至其室,则死葬数月矣。作诗题其壁
苏轼
·
听僧昭素琴
苏轼
·
僧惠勤初罢僧职
苏轼
·
游灵隐高峰塔
苏轼
·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
苏轼
·
海会寺清心堂
苏轼
·
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一
苏轼
·
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苏轼
·
青牛岭高绝处,有小寺,人迹罕到
苏轼
·
新城陈氏园,次晁补之韵
苏轼
·
梅圣俞诗集中有毛长官者,今於潜令国华也。圣俞没十五年,而犹为令,捕蝗至其邑,作诗戏之
苏轼
·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二首其一
苏轼
·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二首其二
苏轼
·
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其一
苏轼
·
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其二
苏轼
·
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其三
苏轼
·
赠写真何充秀才
苏轼
·
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家东老庵之壁云︰“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 虽贫乐有余。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西蜀和仲,闻而次其韵三首。东老 沈氏之老自谓也,湖人因以名之。其子偕作诗,有可观者其一
苏轼
·
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家东老庵之壁云︰“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 虽贫乐有余。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西蜀和仲,闻而次其韵三首。东老 沈氏之老自谓也,湖人因以名之。其子偕作诗,有可观者其二
苏轼
·
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家东老庵之壁云︰“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 虽贫乐有余。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西蜀和仲,闻而次其韵三首。东老 沈氏之老自谓也,湖人因以名之。其子偕作诗,有可观者其三
苏轼
·
单同年求德兴俞氏聚远楼诗三首其一
苏轼
·
单同年求德兴俞氏聚远楼诗三首其二
苏轼
·
单同年求德兴俞氏聚远楼诗三首其三
苏轼
·
润州甘露寺弹筝
苏轼
·
平山堂次王居卿祠部韵
苏轼
·
次韵陈海州书怀
苏轼
·
次韵陈海州乘槎亭
苏轼
·
次韵孙职方苍梧山
苏轼
·
次韵孙巨源,寄涟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见寄五绝其一
苏轼
·
次韵孙巨源,寄涟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见寄五绝其二
苏轼
·
次韵孙巨源,寄涟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见寄五绝其三
苏轼
·
次韵孙巨源,寄涟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见寄五绝其四
苏轼
·
次韵孙巨源,寄涟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见寄五绝其五
苏轼
·
王莽
苏轼
·
董卓
苏轼
·
虎儿
苏轼
·
铁沟行赠乔太博
苏轼
·
雪後书北台壁二首其一
苏轼
·
雪後书北台壁二首其二
苏轼
·
谢人见和前篇二首其一
苏轼
·
谢人见和前篇二首其二
苏轼
·
除夜病中赠段屯田
苏轼
·
乔太博见和复次韵答之
苏轼
·
二公再和亦再答之
苏轼
·
苏州姚氏三瑞堂
苏轼
·
莫笑银杯小答乔太博
苏轼
·
送段屯田分得于字
苏轼
·
和段屯田荆林馆
苏轼
·
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二首其一
苏轼
·
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二首其二
苏轼
·
游卢山,次韵章传道
苏轼
·
卢山五咏卢敖洞
苏轼
·
饮酒台
苏轼
·
圣灯岩
苏轼
·
三泉
苏轼
·
障日峰
苏轼
·
次韵章传道喜雨
苏轼
·
谢郡人田贺二生献花
苏轼
·
惜花
苏轼
·
和顿教授见寄,用除夜韵
苏轼
·
和子由四首韩太祝送游太山
苏轼
·
送春
苏轼
·
首夏官舍即事
苏轼
·
送李供备席上和李诗
苏轼
·
西斋
苏轼
·
小儿
苏轼
·
寄刘孝叔
苏轼
·
孔长源挽词二首其一
苏轼
·
孔长源挽词二首其二
苏轼
·
寄吕穆仲寺丞
苏轼
·
余主簿母挽词
苏轼
·
答陈述古二首其一
苏轼
·
答陈述古二首其二
苏轼
·
张安道乐全堂
苏轼
·
张文裕挽词
苏轼
·
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
苏轼
·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其一
苏轼
·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其二
苏轼
·
祭常山回小猎
苏轼
·
和梅户曹会猎铁沟
苏轼
·
刘贡父见余歌词数首,以诗见戏,聊次其韵
苏轼
·
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其一
苏轼
·
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其二
苏轼
·
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过旧游
苏轼
·
见题壁
苏轼
·
竹阁见忆
苏轼
·
送赵寺丞寄陈海州
苏轼
·
和蒋夔寄茶
苏轼
·
光禄庵二首其一
苏轼
·
光禄庵二首其二
苏轼
·
立春日,病中邀安国,仍誧率禹功同来。仆虽不能饮,当请成伯主会,某当杖策倚几於其间,观诸公醉笑,以拨滞闷也。二首其一
苏轼
·
立春日,病中邀安国,仍誧率禹功同来。仆虽不能饮,当请成伯主会,某当杖策倚几於其间,观诸公醉笑,以拨滞闷也。二首其二
苏轼
·
答李邦直
苏轼
·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湖桥
苏轼
·
横湖
苏轼
·
书轩冰池
苏轼
·
竹坞
苏轼
·
荻蒲
苏轼
·
蓼屿
苏轼
·
望云楼
苏轼
·
天汉台
苏轼
·
待月台
苏轼
·
二乐榭
苏轼
·
*泉亭
苏轼
·
吏隐亭
苏轼
·
霜筠亭
苏轼
·
无言亭
苏轼
·
露香亭
苏轼
·
涵虚亭
苏轼
·
溪光亭
苏轼
·
过溪亭
苏轼
·
披锦亭
苏轼
·
禊亭
苏轼
·
菡萏亭
苏轼
·
荼縻洞
苏轼
·
篔簹谷
苏轼
·
寒芦港
苏轼
·
野人卢
苏轼
·
此君庵
苏轼
·
金橙径
苏轼
·
南园
苏轼
·
北园
苏轼
·
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苏轼
·
玉盘盂其一
苏轼
·
玉盘盂其二
苏轼
·
和潞公超然台次韵
苏轼
·
闻乔太博换左藏知钦州,以诗招饮
苏轼
·
乔将行,烹鹅鹿出刀剑以饮客,以诗戏之
苏轼
·
奉和成伯兼戏禹功
苏轼
·
寄黎眉州
苏轼
·
和赵郎中捕蝗见寄次韵
苏轼
·
登常山绝顶广丽亭
苏轼
·
薄薄酒二首其一
苏轼
·
薄薄酒二首其二
苏轼
·
同年王中甫挽词先帝亲收十五人,四方争看击鹏鶤。如君事业真堪用,顾我衰迟不足论。出处升沉十年後,死生契阔几人存。他时京口寻遗迹,宿草犹应有泪痕。七月五日二首其一
苏轼
·
同年王中甫挽词先帝亲收十五人,四方争看击鹏鶤。如君事业真堪用,顾我衰迟不足论。出处升沉十年後,死生契阔几人存。他时京口寻遗迹,宿草犹应有泪痕。其二
苏轼
·
赵郎中见和,戏复答之
苏轼
·
和鲁人孔周翰题诗二首
苏轼
·
和鲁人孔周翰题诗二首其二
苏轼
·
送碧香酒与赵明叔教授
苏轼
·
赵既见和复次韵答之
苏轼
·
赵郎中往莒县,逾月而归,复以一壶遗之,仍用前韵
苏轼
·
苏潜圣挽词
苏轼
·
和晁同年九日见寄
苏轼
·
送乔施州
苏轼
·
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其一
苏轼
·
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其二
苏轼
·
雪夜独宿柏仙庵
苏轼
·
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
苏轼
·
别东武流杯
苏轼
·
留别雩泉
苏轼
·
留别释迦院牡丹呈赵倅
苏轼
·
董储郎中尝知眉州,与先人游,过安丘,访其故居,见其子希甫,留诗屋壁
苏轼
·
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睛,遂行,中途雪复作
苏轼
·
大雪,青州道上,有怀东武园亭,寄交代孔周翰
苏轼
·
至济南,李公择以诗相迎,次其韵二首其一
苏轼
·
至济南,李公择以诗相迎,次其韵二首其二
苏轼
·
和孔君亮郎中见赠
苏轼
·
送范景仁游洛中
苏轼
·
次韵景仁留别
苏轼
·
书韩干《牧马图》
苏轼
·
京师哭任遵圣
苏轼
·
送鲁元翰少卿知卫州
苏轼
·
次韵子由送蒋夔赴代州学官
苏轼
·
宿州次韵刘泾
苏轼
·
徐州送交代仲达少卿
苏轼
·
和孔密州五绝见邸家园留题
苏轼
·
春步西园见寄
苏轼
·
东栏梨花
苏轼
·
和流杯石上草书小诗
苏轼
·
堂後白牡丹
苏轼
·
和赵郎中见戏二首其一
苏轼
·
和赵郎中见戏二首其二
苏轼
·
司马君实独乐园
苏轼
·
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应
苏轼
·
次韵子由与颜长道同游百步洪,相地筑亭种柳
苏轼
·
与梁先、舒焕泛舟,得临酿字,二首其一
苏轼
·
与梁先、舒焕泛舟,得临酿字,二首其二
苏轼
·
次韵李邦直感旧
苏轼
·
次答邦直、子由五首其一
苏轼
·
次答邦直、子由五首其二
苏轼
·
次答邦直、子由五首其三
苏轼
·
次答邦直、子由五首其四
苏轼
·
次答邦直、子由五首其五
苏轼
·
送颜复兼寄王巩
苏轼
·
蝎虎
苏轼
·
子由将赴南都,与余会宿於逍遥堂,作两绝句,读之殆不可为怀,因和其诗以自解。余观子由,自少旷达,天资近道,又得至人养生长年之诀,而余亦窃闻其一二。以为今者宦游相别之日浅,而异时退休相从之日长,既以自解,且以慰子由云其一
苏轼
·
其二但令朱雀长金花,此别还同一转车。五百年间谁复在,会看铜狄尔咨嗟。留题石经院三首其一
苏轼
·
其二但令朱雀长金花,此别还同一转车。五百年间谁复在,会看铜狄尔咨嗟。留题石经院三首其二
苏轼
·
其二但令朱雀长金花,此别还同一转车。五百年间谁复在,会看铜狄尔咨嗟。留题石经院三首其三
苏轼
·
过云龙山人张天骥
苏轼
·
赠王仲素寺丞
苏轼
·
阳关词三首赠张继愿
苏轼
·
答李公择
苏轼
·
中秋月
苏轼
·
和孔周翰二绝再观邸园留题
苏轼
·
观静观堂效韦苏州诗
苏轼
·
答任师中、家汉公
苏轼
·
初别子由
苏轼
·
次韵吕梁仲屯田
苏轼
·
王巩屡约重九见访,既而不至,以诗送将官梁交且见寄,次韵答之。交颇文雅,不类武人,家有侍者,甚惠丽
苏轼
·
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
苏轼
·
台头寺雨中送李邦直赴史馆,分韵得忆字人字,兼寄孙巨源二首其一
苏轼
·
台头寺雨中送李邦直赴史馆,分韵得忆字人字,兼寄孙巨源二首其二
苏轼
·
代书答梁先
苏轼
·
送杨奉礼
苏轼
·
河复
苏轼
·
登望谼亭
苏轼
·
韩干马十四匹
苏轼
·
有言郡东北荆山下,可以沟畎积水,因与吴正字、王户曹同往相视,以地多乱石,不果。还,游圣女山,山有石室,如墓而无棺椁,或云宋司马桓魋墓。二子有诗,次其韵,二首其一
苏轼
·
其二赠写御容妙善师
苏轼
·
哭刁景纯
苏轼
·
答吕梁仲屯田
苏轼
·
答孔周翰求书与诗
苏轼
·
颜乐亭诗
苏轼
·
送李公恕赴阙
苏轼
·
张寺丞益斋
苏轼
·
春菜
苏轼
·
送郑户曹
苏轼
·
《虔州八境图》八首其一
苏轼
·
《虔州八境图》八首其二
苏轼
·
《虔州八境图》八首其三
苏轼
·
《虔州八境图》八首其四
苏轼
·
《虔州八境图》八首其五
苏轼
·
《虔州八境图》八首其六
苏轼
·
《虔州八境图》八首其七
苏轼
·
《虔州八境图》八首其八
苏轼
·
读孟郊诗二首其一
苏轼
·
读孟郊诗二首其二
苏轼
·
章质夫寄惠《崔徽真》
苏轼
·
访张山人得山中字二首其一
苏轼
·
访张山人得山中字二首其二
苏轼
·
送孔郎中赴陕郊
苏轼
·
与梁左藏会饮傅国埔家
苏轼
·
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其一
苏轼
·
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其二
苏轼
·
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其三
苏轼
·
约公择饮是日大风
苏轼
·
坐上赋戴花得天字
苏轼
·
夜饮次韵毕推官
苏轼
·
芙蓉城
苏轼
·
续丽人行
苏轼
·
闻李公择饮傅国博家大醉二首其一
苏轼
·
闻李公择饮傅国博家大醉二首其二
苏轼
·
傅子美召公择饮,偶以病不及往,公择有诗,次韵
苏轼
·
观子美病中作,嗟叹不足,因次韵
苏轼
·
起伏龙行
苏轼
·
闻公择过云龙张山人,辄往从之,公择有诗,戏用其韵
苏轼
·
送李公择
苏轼
·
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其一
苏轼
·
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其二
苏轼
·
和孙莘老次韵
苏轼
·
游张山人园
苏轼
·
杜介熙熙堂
苏轼
·
次韵答刘泾
苏轼
·
携妓乐游张山人园
苏轼
·
种德亭
苏轼
·
文与可有诗见寄云︰待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次韵答之
苏轼
·
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
苏轼
·
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
苏轼
·
次韵秦观秀才见赠,秦与孙莘老、李公择甚熟,将入京应举
苏轼
·
仆曩於长安陈汉卿家,见吴道子画佛,碎烂可惜。其後十余年,复见之於鲜于子骏家,则已装背完好。子骏以见遗,作诗谢之
苏轼
·
雨中过舒教授
苏轼
·
次韵舒教授寄李公择
苏轼
·
送郑户曹
苏轼
·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二首其一
苏轼
·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二首其二
苏轼
·
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
苏轼
·
送郑户曹赋席上果得榧子
苏轼
·
送胡掾
苏轼
·
密州宋国博以诗见纪在郡杂咏,次韵答之
苏轼
·
答范淳甫次韵答王定国
苏轼
·
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二首其一
苏轼
·
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二首其二
苏轼
·
送将官梁左藏赴莫州
苏轼
·
答仲屯田次韵
苏轼
·
次韵子由送赵*归觐钱塘,遂赴永嘉
苏轼
·
中秋月寄子由三首其一
苏轼
·
中秋月寄子由三首其二
苏轼
·
中秋月寄子由三首其三
苏轼
·
中秋见月和子由
苏轼
·
答王巩
苏轼
·
次韵王定国马上见寄
苏轼
·
与顿起、孙勉泛舟,探韵得未字
苏轼
·
次韵答顿起二首其一
苏轼
·
次韵答顿起二首其二
苏轼
·
九日黄楼作
苏轼
·
太虚以黄楼赋见寄,作诗为谢
苏轼
·
九日次韵王巩
苏轼
·
送顿起
苏轼
·
送孙勉
苏轼
·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苏轼
·
张安道见示近诗
苏轼
·
次韵王巩颜复同泛舟
苏轼
·
次韵张十七九日赠子由
苏轼
·
次韵王巩独眠
苏轼
·
登云龙山
苏轼
·
题云龙草堂石磬
苏轼
·
次韵王巩留别
苏轼
·
次韵僧潜见赠
苏轼
·
次韵潜师放鱼
苏轼
·
滕县时同年西园
苏轼
·
次韵王廷老和张十七九日见寄二首其一
苏轼
·
次韵王廷老和张十七九日见寄二首其二
苏轼
·
鹿鸣宴
苏轼
·
与舒教授、张山人、参寥师同游戏马台,书西轩壁,兼简颜长道二首其一
苏轼
·
与舒教授、张山人、参寥师同游戏马台,书西轩壁,兼简颜长道二首其二
苏轼
·
夜过舒尧文戏作
苏轼
·
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次韵
苏轼
·
答王定民
苏轼
·
次韵王廷老退居见寄
苏轼
·
百步洪二首其一
苏轼
·
百步洪二首其二
苏轼
·
次韵颜长道送傅倅
苏轼
·
云龙山观烧得云字
苏轼
·
祈雪雾猪泉,出城马上作赠舒尧文
苏轼
·
次韵舒尧文祈雪雾猪泉
苏轼
·
和田国博喜雪
苏轼
·
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三首其一
苏轼
·
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三首其二
苏轼
·
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三首其三
苏轼
·
赠狄崇班季子
苏轼
·
石炭
苏轼
·
与参寥师行园中,得黄耳蕈
苏轼
·
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时秦君举进士不得其一
苏轼
·
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时秦君举进士不得其二
苏轼
·
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时秦君举进士不得其三
苏轼
·
送参寥师
苏轼
·
人日猎城南,会者十人,以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为韵,得鸟字
苏轼
·
将官雷胜得过字代作
苏轼
·
和参寥见寄
苏轼
·
台头寺步月得人字
苏轼
·
台头寺送宋希元
苏轼
·
种松得徕字
苏轼
·
游桓山,会者十人,以`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为韵,得泽字
苏轼
·
戴道士得四字代作
苏轼
·
往在东武,与人往反作粲字韵诗四首,今黄鲁直亦次韵见寄,复和答之
苏轼
·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苏轼
·
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二首其一
苏轼
·
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二首其二
苏轼
·
雪斋
苏轼
·
以双刀遗子由,子由有诗,次其韵
苏轼
·
作书寄王晋卿,忽忆前年寒食北城之游,走笔为此诗
苏轼
·
再次韵答田国博部夫还二首其一
苏轼
·
再次韵答田国博部夫还二首其二
苏轼
·
田国博见示石炭诗,铸剑斩佞臣之句,次韵答之
苏轼
·
答郡中同僚贺雨
苏轼
·
留别叔通、元弼、坦夫
苏轼
·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其一
苏轼
·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其二
苏轼
·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其三
苏轼
·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其四
苏轼
·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其五
苏轼
·
书泗州孙景山西轩
苏轼
·
过泗上喜见张嘉父二首其一其二空翠娱人意自还。明窗一榻共秋闲。会知名利不到处,定把清觞属此山。
苏轼
·
过淮三首赠景山兼寄子由其一
苏轼
·
过淮三首赠景山兼寄子由其二
苏轼
·
过淮三首赠景山兼寄子由其三
苏轼
·
舟中夜起
苏轼
·
余去金山五年而复至,次旧诗韵,赠宝觉长老
苏轼
·
大风留金山两日
苏轼
·
游惠山其一
苏轼
·
游惠山其二
苏轼
·
游惠山其三
苏轼
·
赠惠山僧惠表
苏轼
·
赠钱道人
苏轼
·
与秦太虚、参寥会於松江,而关彦长、徐安中适至,分韵得风字二首其一
苏轼
·
与秦太虚、参寥会於松江,而关彦长、徐安中适至,分韵得风字二首其二
苏轼
·
次韵答参寥
苏轼
·
次韵关令送鱼
苏轼
·
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
苏轼
·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苏轼
·
送刘寺丞赴余姚
苏轼
·
霅上访道人不遇
苏轼
·
李公择过高邮,见施大夫与孙莘老赏花诗,忆与仆去岁会於彭门折花馈笋故事,作诗二十四韵见戏,依韵奉答,亦以戏公择云
苏轼
·
王巩清虚堂
苏轼
·
和孙同年卞山龙洞祷睛
苏轼
·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其一
苏轼
·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其一其二
苏轼
·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其一其三
苏轼
·
次韵孙秘丞见赠
苏轼
·
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
苏轼
·
仆去杭五年,吴中仍岁大饥疫,故人往往逝去,闻湖上僧舍不复往日繁丽,独净慈本长老学者益盛,作此诗寄之
苏轼
·
送表忠观钱道士归杭
苏轼
·
舶趠风
苏轼
·
丁公默送蝤蛑
苏轼
·
送孙著作赴考城,兼寄钱醇老、李邦直二君,於孙处有书见及
苏轼
·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四首其一其二
苏轼
·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四首其三
苏轼
·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四首其四
苏轼
·
与王郎夜饮井水
苏轼
·
次韵李公择梅花
苏轼
·
送渊师归径山
苏轼
·
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
苏轼
·
林子中以诗寄文与可及余,与可既殁,追和其韵
苏轼
·
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遶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飞英寺,分韵得月明星稀▓四字其一
苏轼
·
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遶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飞英寺,分韵得月明星稀▓四字其二
苏轼
·
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遶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飞英寺,分韵得月明星稀▓四字其三
苏轼
·
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遶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飞英寺,分韵得月明星稀▓四字其四
苏轼
·
次韵章子厚飞英留题
苏轼
·
城南县尉水亭得长字
苏轼
·
与胡祠部游法华山
苏轼
·
又次前韵赠贾耘老
苏轼
·
赵阅道高斋
苏轼
·
送俞节推
苏轼
·
次韵答孙侔
苏轼
·
重寄
苏轼
·
次韵和刘贡父登黄楼见寄并寄子由二首其一
苏轼
·
次韵和刘贡父登黄楼见寄并寄子由二首其一其二
苏轼
·
吴江岸
苏轼
·
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二首其一
苏轼
·
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二首其二
苏轼
·
已未十月十五日,狱中恭闻太皇太后不豫,有赦,作诗
苏轼
·
十月二十日,恭闻太皇太后升遐,以轼罪人,不许成服,欲哭则不敢,欲泣则不可,故作挽词二章其一
苏轼
·
十月二十日,恭闻太皇太后升遐,以轼罪人,不许成服,欲哭则不敢,欲泣则不可,故作挽词二章其二
苏轼
·
御史台榆、槐、竹、柏四首榆
苏轼
·
槐
苏轼
·
竹
苏轼
·
柏
苏轼
·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韵二首其一
苏轼
·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韵二首其二
苏轼
·
陈州与文郎逸民饮别,携手河堤上,作此诗
苏轼
·
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
苏轼
·
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子由韵二首其一
苏轼
·
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子由韵二首其一其二
苏轼
·
过新息留示乡人任师中
苏轼
·
过淮
苏轼
·
书*公诗后
苏轼
·
游净居寺
苏轼
·
梅花二首其一
苏轼
·
梅花二首其一其二
苏轼
·
万松亭
苏轼
·
戏作种松
苏轼
·
张先生
苏轼
·
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二首其一
苏轼
·
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二首其二
苏轼
·
少年时,尝过一村院。见壁上有诗,云:夜凉疑有雨院静似天僧。不知何人诗也。宿黄州禅智寺,寺僧皆不在,夜半雨作,偶记此诗,故作一绝
苏轼
·
初到黄州
苏轼
·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
苏轼
·
次韵前篇
苏轼
·
安国寺浴
苏轼
·
安国寺寻春
苏轼
·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苏轼
·
次韵乐著作野步
苏轼
·
王齐万秀才寓居武昌县刘郎洑,正与伍洲相对,伍子胥奔吴所从渡江也
苏轼
·
二月二十六日,雨中熟睡,至晚,强起出门,还作此诗,意思殊昏昏也
苏轼
·
雨晴後,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其一
苏轼
·
雨晴後,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其二
苏轼
·
雨中看牡丹三首其一
苏轼
·
雨中看牡丹三首其一其二
苏轼
·
雨中看牡丹三首其一其三
苏轼
·
次韵乐著作送酒
苏轼
·
次韵乐著作天庆观醮
苏轼
·
杜沂游武昌,以酴醾花菩萨泉见饷,二首其一
苏轼
·
杜沂游武昌,以酴醾花菩萨泉见饷,二首其二
苏轼
·
五禽言五首其一
苏轼
·
五禽言五首其二
苏轼
·
五禽言五首其三
苏轼
·
五禽言五首其四
苏轼
·
五禽言五首其五
苏轼
·
游武昌寒溪西山寺
苏轼
·
武昌铜剑歌
苏轼
·
今年正月十四日,与子由别於陈州,五月,子由复至齐安,以诗迎之
苏轼
·
晓至巴河口迎子由
苏轼
·
迁居临亭皋
苏轼
·
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
苏轼
·
次韵答子由
苏轼
·
陈季常自岐亭见访,郡中及旧州诸豪争欲邀致之,戏作陈孟公诗一首
苏轼
·
定惠院顒师为余竹下开啸轩
苏轼
·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其一
苏轼
·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其一其二
苏轼
·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其一其三
苏轼
·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其一其四
苏轼
·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其一其五
苏轼
·
观张师正所蓄辰砂
苏轼
·
次韵子由病酒肺疾发
苏轼
·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於女王城东禅庄院
苏轼
·
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
苏轼
·
东坡八首其一
苏轼
·
东坡八首其三
苏轼
·
东坡八首其四
苏轼
·
东坡八首其五
苏轼
·
东坡八首其六
苏轼
·
东坡八首其七
苏轼
·
东坡八首其八
苏轼
·
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
苏轼
·
任师中挽词
苏轼
·
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二首其一
苏轼
·
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二首其二
苏轼
·
与潘三失解後饮酒
苏轼
·
太守徐君猷、通守孟亨之,皆不饮酒,以诗戏之
苏轼
·
闻捷
苏轼
·
闻洮西捷报
苏轼
·
杭州故人信至齐安
苏轼
·
送牛尾狸与徐使君
苏轼
·
四时词四首其一
苏轼
·
四时词四首其二
苏轼
·
四时词四首其三
苏轼
·
四时词四首其四
苏轼
·
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其一
苏轼
·
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其二
苏轼
·
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其三
苏轼
·
雪後到乾明寺遂宿
苏轼
·
冬至日赠安节
苏轼
·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灵关稳跨驴。安节将去,为诵此句,因以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送之其一
苏轼
·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灵关稳跨驴。安节将去,为诵此句,因以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送之其二
苏轼
·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灵关稳跨驴。安节将去,为诵此句,因以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送之其三
苏轼
·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灵关稳跨驴。安节将去,为诵此句,因以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送之其四
苏轼
·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灵关稳跨驴。安节将去,为诵此句,因以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送之其五
苏轼
·
其
苏轼
·
其其八
苏轼
·
其其九
苏轼
·
其其十
苏轼
·
其其十一
苏轼
·
其其十二
苏轼
·
其其十三
苏轼
·
其十四
苏轼
·
次韵陈四雪中赏梅
苏轼
·
记梦回文二首其一
苏轼
·
记梦回文二首其二
苏轼
·
三朵花
苏轼
·
是日,偶至野人汪氏之居,有神降於其室,自称天人李全,字德通。善篆字,用笔奇妙,而字不可识,云,天篆也。与予言,有所会者。复作一篇,仍用前韵
苏轼
·
浚井
苏轼
·
红梅三首其一
苏轼
·
红梅三首其二
苏轼
·
红梅三首其三
苏轼
·
次韵子由寄题孔平仲草庵
苏轼
·
二虫
苏轼
·
陈季常见过三首其一
苏轼
·
陈季常见过三首其二
苏轼
·
陈季常见过三首其三
苏轼
·
谢人惠云巾方舄二首其一
苏轼
·
谢人惠云巾方舄二首其二
苏轼
·
寒食雨二首其一
苏轼
·
寒食雨二首其二
苏轼
·
徐使君分新火
苏轼
·
次韵答元素
苏轼
·
蜜酒歌
苏轼
·
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
苏轼
·
谢陈季常惠一*巾
苏轼
·
赠黄山人
苏轼
·
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
苏轼
·
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
苏轼
·
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两三首其一
苏轼
·
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两三首其二
苏轼
·
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两三首其三
苏轼
·
鱼蛮子
苏轼
·
夜坐与迈联句
苏轼
·
次韵和王巩六首其一
苏轼
·
次韵和王巩六首其二
苏轼
·
次韵和王巩六首其三
苏轼
·
次韵和王巩六首其四
苏轼
·
次韵和王巩六首其五
苏轼
·
其六吊李台卿并叙曹既见和复次韵吊徐德占并引李委吹笛并引蜀僧明操思归书龙丘子壁
苏轼
·
正月三日点灯会客
苏轼
·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苏轼
·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其一
苏轼
·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其二
苏轼
·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其三
苏轼
·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其四
苏轼
·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其五
苏轼
·
食甘
苏轼
·
大寒步至东坡赠巢三
苏轼
·
元修菜
苏轼
·
日日出东门
苏轼
·
寄周安孺茶
苏轼
·
南堂五首其一
苏轼
·
南堂五首其二
苏轼
·
南堂五首其三
苏轼
·
南堂五首其四
苏轼
·
南堂五首其五
苏轼
·
次韵子由种杉竹
苏轼
·
孔毅父妻挽词
苏轼
·
初秋寄子由
苏轼
·
和黄鲁直食笋次韵
苏轼
·
闻子由为郡僚所捃,恐当去官
苏轼
·
次韵王巩南迁初归二首其一
苏轼
·
次韵王巩南迁初归二首其二
苏轼
·
孔毅父以诗戒饮酒,问买田,且乞墨竹,次其韵
苏轼
·
子由作二颂,颂石台长老问公︰手写《莲经》,字如黑蚁,且诵万遍,胁不至席二十余年。予亦作二首其一
苏轼
·
子由作二颂,颂石台长老问公︰手写《莲经》,字如黑蚁,且诵万遍,胁不至席二十余年。予亦作二首其二
苏轼
·
邓忠母氏挽词
苏轼
·
和蔡景繁海州石室
苏轼
·
喜王定国北归第五桥
苏轼
·
徐君猷挽词
苏轼
·
橄榄
苏轼
·
东坡
苏轼
·
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片
苏轼
·
和秦太虚梅花
苏轼
·
再和潜师
苏轼
·
海棠
苏轼
·
次韵曹九章见赠
苏轼
·
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随所见辄作数句,明日集之为诗,故辞无伦次
苏轼
·
别黄州
苏轼
·
和参寥
苏轼
·
过江夜行武昌山上,闻黄州鼓角
苏轼
·
岐亭五首其一
苏轼
·
岐亭五首其二
苏轼
·
岐亭五首其三
苏轼
·
岐亭五首其四
苏轼
·
岐亭五首其五
苏轼
·
初入芦山三首其一
苏轼
·
初入芦山三首其二
苏轼
·
初入芦山三首其三
苏轼
·
世传徐凝《瀑布》诗云︰一条界破青山色。至为尘陋。又伪作乐天诗称美此句,有“赛不得"之语。乐天虽涉浅易,然岂至是哉荤!乃戏作一绝
苏轼
·
圆通禅院,先君旧游也。四月二十四日晚,至,宿焉。明日,先君忌日也。乃手写宝积献盖颂佛一偈,以赠长老僊公。僊公抚掌笑曰“昨夜梦宝盖飞下,著处辄出火,岂此祥乎!"乃作是诗。院有蜀僧宣,逮事讷长老,识先君云
苏轼
·
子由在筠作《东轩记》,或戏之为东轩长老。其婿曹焕往筠,余作一绝句送曹以戏子由。曹过庐山,以示圆通慎长老。慎欣然亦作一绝,送客出门,归入室,趺坐化去。子由闻之,乃作二绝,一以答余,一以答慎。明年余过圆通,始得其详。乃追次慎韵。其二
苏轼
·
余过温泉,壁上有诗云︰直待众生总无垢,我方清冷混常流。问人,云︰长老可遵作。遵已退居圆通,亦作一绝
苏轼
·
书李公择白石山房
苏轼
·
庐山二胜开先漱玉亭
苏轼
·
栖贤三峡桥
苏轼
·
题西林壁
苏轼
·
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苏轼
·
过建昌李野夫公择故居
苏轼
·
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
苏轼
·
端午游真如,迟、适、远从,子由在酒局
苏轼
·
别子由三首兼别迟其一
苏轼
·
别子由三首兼别迟其二
苏轼
·
别子由三首兼别迟其三
苏轼
·
初别子由至奉新作
苏轼
·
白塔铺歇马
苏轼
·
同年程筠德林求先坟二诗思成堂
苏轼
·
归真亭
苏轼
·
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其一
苏轼
·
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其一其二
苏轼
·
和李太白
苏轼
·
次韵道潜留别
苏轼
·
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二古铜剑
苏轼
·
龙尾砚歌
苏轼
·
张近几仲有龙尾子石砚,以铜剑易之
苏轼
·
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遯,小名干儿,颀然颖异。至今年七月二十八日,病亡於金陵,作二诗哭之
苏轼
·
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
苏轼
·
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其二
苏轼
·
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其一
苏轼
·
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其二
苏轼
·
次荆公韵四绝其一
苏轼
·
次荆公韵四绝其二
苏轼
·
次荆公韵四绝其三
苏轼
·
次荆公韵四绝其四
苏轼
·
张庖民挽词
苏轼
·
次韵叶致远见赠
苏轼
·
次韵致远
苏轼
·
次韵段缝见赠
苏轼
·
次韵杭人裴维甫
苏轼
·
题孙思邈真
苏轼
·
戏作鮠鱼一绝
苏轼
·
次韵答宝觉
苏轼
·
同王胜之游蒋山
苏轼
·
至真州再和二首其一
苏轼
·
至真州再和二首其二
苏轼
·
眉子石砚歌赠胡誾
苏轼
·
赠袁陟
苏轼
·
次韵蒋颖叔
苏轼
·
次韵滕元发、许仲涂、秦少游
苏轼
·
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二首其一
苏轼
·
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二首其二
苏轼
·
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苏轼
·
送沈逵赴广南
苏轼
·
豆粥
苏轼
·
秦少游梦发殡而葬之者,云是刘发之柩,是岁发首荐。秦以诗贺之,刘泾亦作,因次其韵
苏轼
·
金山梦中作
苏轼
·
次韵周穜惠石铫
苏轼
·
赠潘谷
苏轼
·
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余欲僦其地,地属金山,故作此诗与金山元长老
苏轼
·
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
苏轼
·
王中甫哀辞
苏轼
·
广陵後园题扇子
苏轼
·
徐大正闲轩
苏轼
·
元丰七年十一月十三日,与几先自竹西来访庆老,不见,独与君卿供奉、蟾知客东阁道话久之
苏轼
·
别择公
苏轼
·
邵伯梵行寺山茶
苏轼
·
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其一
苏轼
·
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其二
苏轼
·
蔡景繁官舍小阁
苏轼
·
和王斿二首其一
苏轼
·
和王斿二首其二
苏轼
·
和田仲宣见赠
苏轼
·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
苏轼
·
赠梁道人
苏轼
·
龟山辩才师
苏轼
·
次韵张
苏轼
·
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二首其一
苏轼
·
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二首其二
苏轼
·
雍秀才画草虫八物促纤
苏轼
·
蝉
苏轼
·
虾蟆
苏轼
·
蜣蜋
苏轼
·
天水牛
苏轼
·
蝎虎
苏轼
·
蜗牛
苏轼
·
鬼蝶
苏轼
·
泗州除夜雪中黄师是送酥酒二首其一
苏轼
·
泗州除夜雪中黄师是送酥酒二首其二
苏轼
·
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二首其一
苏轼
·
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二首其二
苏轼
·
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二首。其一
苏轼
·
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二首。其二
苏轼
·
书刘君射堂
苏轼
·
孙莘老寄墨四首其一
苏轼
·
孙莘老寄墨四首其二
苏轼
·
孙莘老寄墨四首其三
苏轼
·
孙莘老寄墨四首其四
苏轼
·
留题兰皋亭
苏轼
·
和人见赠
苏轼
·
和王胜之三首其一
苏轼
·
和王胜之三首其二
苏轼
·
和王胜之三首其三
苏轼
·
南都妙峰亭
苏轼
·
记梦
苏轼
·
寄蕲簟与蒲传正
苏轼
·
寄怪石石斛与鲁元翰
苏轼
·
渔父四首其一
苏轼
·
渔父四首其二
苏轼
·
渔父四首其三
苏轼
·
渔父四首其四
苏轼
·
春日
苏轼
·
赠眼医天彦若
苏轼
·
李宪仲哀词
苏轼
·
王伯*所藏赵昌花四首梅花
苏轼
·
黄葵
苏轼
·
芙蓉
苏轼
·
山茶
苏轼
·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其一
苏轼
·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其二
苏轼
·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其三
苏轼
·
与欧育等六人饮酒
苏轼
·
观杭州钤辖欧育刀剑战袍
苏轼
·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苏轼
·
题王逸少帖
苏轼
·
书林逋诗後
苏轼
·
和仲伯达
苏轼
·
过文觉显公房
苏轼
·
云师无著自金陵来,见余广陵,且遗余《友遁鹰马图》。将归,以诗送之,且还其画
苏轼
·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其一
苏轼
·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其二
苏轼
·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其三
苏轼
·
与孟震同游常州僧舍三首其一
苏轼
·
与孟震同游常州僧舍三首其二
苏轼
·
与孟震同游常州僧舍三首其三
苏轼
·
常州太平寺法华院薝卜亭醉题
苏轼
·
赠常州报恩长老二首其一
苏轼
·
赠常州报恩长老二首其一其二
苏轼
·
次韵答贾耘老
苏轼
·
墨花
苏轼
·
送竹几与谢秀才
苏轼
·
赠章默
苏轼
·
次韵许遵
苏轼
·
溪阴堂
苏轼
·
送穆越州挨
苏轼
·
小饮公瑾舟中
苏轼
·
金山妙高台
苏轼
·
赠杜介
苏轼
·
余将赴文登,过广陵,而择老移住石塔,相送竹西亭下,留诗为别
苏轼
·
赠葛苇
苏轼
·
赠王寂
苏轼
·
次韵孙莘老 斗野亭寄子由,在邵伯堰
苏轼
·
送杨杰
苏轼
·
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
苏轼
·
迨作《淮口遇风诗》,戏用其韵
苏轼
·
次韵送徐大正
苏轼
·
次韵徐积
苏轼
·
元丰七年,有诏京东、淮南筑高丽亭馆,密、海二州,骚然有逃亡者。明年,轼过之,欢其壮丽,留一绝云
苏轼
·
怀仁令陈德任新作占山亭二绝其一
苏轼
·
怀仁令陈德任新作占山亭二绝其二
苏轼
·
过密州次韵赵明叔、乔禹功
苏轼
·
再过常山和昔年留别诗
苏轼
·
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
苏轼
·
杂诗
苏轼
·
遗直坊
苏轼
·
鳆鱼行
苏轼
·
登州孙氏万松堂
苏轼
·
登州海市
苏轼
·
奉和陈贤良
苏轼
·
留别登州举人
苏轼
·
过莱州雪後望三山
苏轼
·
书文与可墨竹
苏轼
·
次韵赵令铄
苏轼
·
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二首其一
苏轼
·
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二首其一其二
苏轼
·
次韵赵令铄惠酒
苏轼
·
送范纯粹守庆州
苏轼
·
次韵王震
苏轼
·
次韵王定国谢韩子华过饮
苏轼
·
次韵马元宾
苏轼
·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苏轼
·
次韵周邠
苏轼
·
次韵胡完夫
苏轼
·
次韵钱穆父
苏轼
·
次韵完夫再赠之什,某已卜居毘陵,与完夫有庐里之约云
苏轼
·
次韵穆父舍人再赠之什
苏轼
·
次韵答李端叔
苏轼
·
次韵答满思复
苏轼
·
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观,将老焉
苏轼
·
正月八日招王子高饮和王晋卿
苏轼
·
次韵王觌正言喜雪
苏轼
·
元祜元年二月八日,朝退,独在起居院读《汉昼妒.儒林传》,感申公故事,作小诗一绝
苏轼
·
送陈睦知潭州
苏轼
·
用前韵答西掖诸公见和
苏轼
·
再次韵答完夫穆父
苏轼
·
和蒋发运
苏轼
·
送表弟程六知楚州
苏轼
·
和人假山
苏轼
·
送王伯*守虢挨
苏轼
·
道者院池上作
苏轼
·
次韵子由送千之侄
苏轼
·
题文与可墨竹
苏轼
·
次韵钱舍人病起
苏轼
·
次韵和王巩挨
苏轼
·
用王巩韵赠其侄震
苏轼
·
用王巩韵,送其侄震知蔡州
苏轼
·
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
苏轼
·
次韵朱光庭初夏
苏轼
·
次韵朱光庭喜雨
苏轼
·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其一
苏轼
·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其二
苏轼
·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其三
苏轼
·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其四
苏轼
·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其一
苏轼
·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其二
苏轼
·
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
苏轼
·
送贾讷倅眉二首其一
苏轼
·
送贾讷倅眉二首其二
苏轼
·
送程建用
苏轼
·
次韵李修孺留别二首其一
苏轼
·
次韵李修孺留别二首其二
苏轼
·
次韵黄鲁直赤目
苏轼
·
武昌西山
苏轼
·
西山诗和者三十余人,再用前韵为谢
苏轼
·
狄咏石屏
苏轼
·
雪林砚屏率鲁直同赋
苏轼
·
虢国夫人夜游图
苏轼
·
和周正孺坠马伤手戏周正孺二绝其一
苏轼
·
和周正孺坠马伤手其二
苏轼
·
潘推官母李氏挽词
苏轼
·
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诗,次韵
苏轼
·
杜介送鱼
苏轼
·
送杜介归扬州
苏轼
·
和黄鲁直烧香二首其一
苏轼
·
和黄鲁直烧香二首其二
苏轼
·
再和二首其一
苏轼
·
再和二首其二
苏轼
·
送杨孟容
苏轼
·
见子由与孔常父唱和诗,辄次其韵。余昔在馆中,同舍出入,辄相聚饮酒赋诗。近岁不复讲,故终篇及之,庶几诸公稍复其旧,亦太平盛事也
苏轼
·
黄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
苏轼
·
赵令晏崔白大图幅径三丈
苏轼
·
次韵张昌言给事省宿
苏轼
·
次韵三舍人省上
苏轼
·
送钱承制赴广西路分都监
苏轼
·
次韵会子开从驾二首其一
苏轼
·
次韵会子开从驾二首其二
苏轼
·
再和二首其一
苏轼
·
再和二首其二
苏轼
·
次韵刘贡父省上
苏轼
·
再和
苏轼
·
送顾子敦奉使河朔
苏轼
·
次韵子由送家退翁知怀安军
苏轼
·
诸公饯子敦,轼以病不往,复次前韵
苏轼
·
走笔谢吕行甫惠子鱼
苏轼
·
送吕行甫司门倅河阳
苏轼
·
和张昌言喜雨
苏轼
·
次韵刘贡父西省种竹
苏轼
·
偶与客饮,孔常父见访,方设席延请,忽上马驰去,已而有诗,戏用其韵答之
苏轼
·
次韵子由书李伯时所藏韩干马
苏轼
·
次韵刘贡父独直省中
苏轼
·
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继入侍,次韵绝句四首,各述所怀其一
苏轼
·
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继入侍,次韵绝句四首,各述所怀其二
苏轼
·
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继入侍,次韵绝句四首,各述所怀其三
苏轼
·
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继入侍,次韵绝句四首,各述所怀其四
苏轼
·
送宋构朝散知彭州迎侍二亲
苏轼
·
郭熙画秋山平远
苏轼
·
次韵张昌言喜雨
苏轼
·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唱和四绝句,戏用其韵跋之其一
苏轼
·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唱和四绝句,戏用其韵跋之其二
苏轼
·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唱和四绝句,戏用其韵跋之其三
苏轼
·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唱和四绝句,戏用其韵跋之其四
苏轼
·
和穆父新凉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其一
苏轼
·
和穆父新凉其二
苏轼
·
和穆父新凉其三
苏轼
·
戏用晁补之韵
苏轼
·
书皇亲画扇
苏轼
·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一
苏轼
·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一其二
苏轼
·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
苏轼
·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二
苏轼
·
和张耒高丽松扇
苏轼
·
故李诚之待制六丈挽词
苏轼
·
次韵孔常父送张天觉河东提刑
苏轼
·
送张天觉得山字
苏轼
·
赠李道士
苏轼
·
次韵张舜民自御史出倅虢州留别
苏轼
·
次韵王定国倅扬州
苏轼
·
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二首其一
苏轼
·
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二首其一其二
苏轼
·
次韵宋肇惠澄心纸二首其一
苏轼
·
次韵宋肇惠澄心纸二首其二
苏轼
·
郭熙秋山平远二首其一
苏轼
·
郭熙秋山平远二首其二
苏轼
·
送欧阳辩监澶州酒
苏轼
·
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终篇,赐执政讲读史官燕於东宫。又遣中使就赐御书诗各一首,臣轼得《紫薇花绝句,其词云︰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微花对紫微郎。翼日,各以表谢,又进诗一篇,巨轼诗云
苏轼
·
昨见韩丞相,言王定国今日玉堂独坐,有怀其人
苏轼
·
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二首其一
苏轼
·
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二首其二
苏轼
·
次韵刘贡父所和韩康公忆持国二首其一
苏轼
·
次韵刘贡父所和韩康公忆持国二首其二
苏轼
·
上韩持国
苏轼
·
次韵刘贡父叔侄扈驾
苏轼
·
次韵韩康公置酒见留
苏轼
·
次韵王都尉偶得耳疾
苏轼
·
送乔仝寄贺君六首其一
苏轼
·
送乔仝寄贺君六首其二
苏轼
·
送乔仝寄贺君六首其三
苏轼
·
送乔仝寄贺君六首其四
苏轼
·
送乔仝寄贺君六首其五
苏轼
·
送乔仝寄贺君六首其六
苏轼
·
送家安国教授归成都
苏轼
·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其一
苏轼
·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其一其二
苏轼
·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其一其三
苏轼
·
韩康公坐上侍儿求书扇上二首其一
苏轼
·
韩康公坐上侍儿求书扇上二首其二
苏轼
·
次韵答张天觉二首其一
苏轼
·
次韵答张天觉二首其二
苏轼
·
次韵黄鲁直画马试院中作
苏轼
·
余与李廌方叔相知久矣,领贡举事,而李不得第,愧甚,作诗送之
苏轼
·
和宋肇祂游西池次韵
苏轼
·
仆领贡举未出,钱穆父雪中作诗见及,三月二十日,同游金明池,始见其诗次韵为答
苏轼
·
韩康公挽词三首其一
苏轼
·
韩康公挽词三首其一其二
苏轼
·
韩康公挽词三首其一其三
苏轼
·
书艾宣画四首竹鹤
苏轼
·
黄精鹿
苏轼
·
杏花白鹇
苏轼
·
莲龟
苏轼
·
次韵子由五月一日同转对
苏轼
·
柏石图诗
苏轼
·
谢宋汊杰惠李承晏墨
苏轼
·
庆源宣义王丈,以累举得官,为洪雅主簿,雅州户掾。遇吏民如家人,人安乐之。既谢事,居眉之青神瑞草桥,放怀自得。有书来求红带,既以遗之,且作诗为戏,请黄鲁直、秦少游。各为赋一首为老人光华
苏轼
·
次韵许冲元送成都高士敦钤辖
苏轼
·
次前韵送程六表弟
苏轼
·
送周正孺知东川
苏轼
·
次前韵再送周正孺
苏轼
·
虚飘飘
苏轼
·
碣石庵戏赠湛庵主
苏轼
·
和王晋卿题李伯时画马
苏轼
·
送钱穆父出守越州绝句二首其一
苏轼
·
送钱穆父出守越州绝句二首其二
苏轼
·
戏书李伯时画御马好头赤
苏轼
·
送程七表弟知泗州
苏轼
·
送曹辅赴闽漕
苏轼
·
次韵王郎子立风雨有感
苏轼
·
次韵黄鲁直嘲小德。小德,鲁直子,其母微,故其诗云︰解著《潜夫论》,不妨无外家
苏轼
·
送蹇道士归庐山
苏轼
·
次韵黄鲁直戏赠
苏轼
·
书林次中所得李伯时《归去来》《阳关》二图後其一
苏轼
·
书林次中所得李伯时《归去来》《阳关》二图後其二
苏轼
·
卧病逾月,请郡不许,复直玉堂。十一月一日锁院,是日苦寒,诏赐宫烛法酒,书呈同院
苏轼
·
送周朝议守汉州
苏轼
·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
苏轼
·
题李伯时画《赵景仁琴鹤图》二首其一
苏轼
·
题李伯时画《赵景仁琴鹤图》二首其二
苏轼
·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
苏轼
·
王晋卿作《烟江叠嶂图》,仆赋诗十四韵,晋卿和之,语特奇丽。因复次韵,不独纪其诗画之美,亦为道其出处契阔之故,而终之以不忘在莒之戒,亦朋友忠爱之义也
苏轼
·
和吴安持使者迎驾
苏轼
·
次韵王定国会饮清虚堂
苏轼
·
兴龙节侍宴前一日,微雪,与子由同访王定国,小饮清虚堂。定国出数诗,皆佳,而五言尤奇。子由又言︰昔与孙巨源同过定国,感念存没,悲欢久之。夜归,稍醒,各赋一篇明日朝中以示定国也
苏轼
·
王晋卿所藏著色山》二首其一
苏轼
·
王晋卿所藏著色山》二首其一其二
苏轼
·
和黄鲁直效进士作二首岁寒知松柏
苏轼
·
款塞来享
苏轼
·
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後
苏轼
·
次韵王定国得晋卿酒相留夜饮
苏轼
·
范景仁和赐酒烛诗复次韵谢之
苏轼
·
次韵刘贡父春日赐幡胜
苏轼
·
再和
苏轼
·
叶公秉、王仲至见和,次韵答之
苏轼
·
再和
苏轼
·
和王晋卿送梅花次韵次韵王晋卿惠花栽,栽所寓张退傅第中次韵王晋卿上元侍宴端门
苏轼
·
王郑州挽词
苏轼
·
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著色山二首其一
苏轼
·
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著色山二首其二
苏轼
·
呈定国
苏轼
·
寄傲轩
苏轼
·
送吕昌朝知嘉州
苏轼
·
次韵黄鲁直寄题郭明父府推颍州西斋二首其一
苏轼
·
w
苏轼
·
次韵秦少章和钱蒙仲
苏轼
·
次韵钱越州
苏轼
·
同秦仲二子雨中游宝山
苏轼
·
去杭州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
苏轼
·
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
苏轼
·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
次韵答刘景文左藏
苏轼
·
坐上复借韵送岢?岚军通判叶朝奉
苏轼
·
始於文登海上,得白石数升,如芡实,可?作枕。闻梅丈嗜石,故以遗其子?子明学士,子明有诗,次韵
苏轼
·
w
苏轼
·
文登蓬莱阁下,石壁?千丈,为海浪所战,时?有碎裂,淘洒岁久,皆?圆熟可爱,土人谓此弹?子涡也。取数百枚,以养石菖蒲,?且作诗遗垂慈堂老人
苏轼
·
次韵毛滂法曹感雨
苏轼
·
送邓宗古还乡
苏轼
·
参寥上人初得智果院,会者十六人,分韵赋诗,轼得心字
苏轼
·
哭王子立,次儿子迨韵三首其一
苏轼
·
哭王子立,次儿子迨韵三首其二
苏轼
·
其三异鹊
苏轼
·
次韵詹适宣德小饮巽亭
苏轼
·
东川清丝寄鲁冀州,戏赠
苏轼
·
怡然以垂云新茶见饷,报以大龙团,仍戏作小诗
苏轼
·
次韵王忠玉游虎丘绝句三首其一
苏轼
·
次韵王忠玉游虎丘绝句三首其二
苏轼
·
次韵王忠玉游虎丘绝句三首其三
苏轼
·
寄蔡子华
苏轼
·
和钱四寄其弟龢
苏轼
·
故周茂叔先生濂溪
苏轼
·
送南屏谦师?
苏轼
·
次韵子由使契丹到涿州见寄四首其一
苏轼
·
次韵子由使契丹到涿州见寄四首其二
苏轼
·
次韵子由使契丹到涿州见寄四首其三
苏轼
·
w
苏轼
·
卧病弥月,闻垂云花幵,顺闍黎以诗见招,次韵答之雪後,便欲与同僚寻春,一病弥月,杂花都尽,独牡丹在尔,刘景文左藏和顺*黎诗见赠,次韵答之
苏轼
·
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既行,作绝句五首送之其一
苏轼
·
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既行,作绝句五首送之其二
苏轼
·
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既行,作绝句五首送之其三
苏轼
·
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既行,作绝句五首送之其四
苏轼
·
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既行,作绝句五首送之其五
苏轼
·
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
苏轼
·
连日与王忠玉,张全翁游西湖,访北山清顺、道潜二诗僧,登垂云亭,饮参寥泉,最後过唐州陈使君夜饮,忠玉有诗,次韵答之
苏轼
·
新茶送签判程朝奉以馈其母,有诗相谢,次韵答之
苏轼
·
次韵林子中、王彦祖唱酬
苏轼
·
寿星院寒碧轩
苏轼
·
书刘景文左藏所藏王子敬帖
苏轼
·
书刘文所藏宗少文《一笔画》
苏轼
·
次韵送张山人归彭城
苏轼
·
真觉院有洛花,花时不暇往,四月十八日,与刘景文同往赏枇杷
苏轼
·
又和景文韵
苏轼
·
西湖寿星院此君轩
苏轼
·
观台
苏轼
·
游中峰杯泉
苏轼
·
赠善相程杰
苏轼
·
次韵林子中蒜山亭见寄
苏轼
·
再和并答杨次公
苏轼
·
次韵刘景文送钱蒙仲三首其一谁识天闲老骥途。送尽青云九子,归去扁舟五湖。其二
苏轼
·
次韵刘景文送钱蒙仲三首其三
苏轼
·
菩提寺南漪堂杜鹃花
苏轼
·
寒具
苏轼
·
题杨次公春兰
苏轼
·
题杨次公蕙
苏轼
·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
苏轼
·
次韵袁公济谢芎椒
苏轼
·
次韵杨次公惠径山龙井水
苏轼
·
次京师韵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运判
苏轼
·
次韵刘景文登介亭
苏轼
·
袁公济和刘景文《登介亭》诗,复次韵答之
苏轼
·
介亭饯杨杰次公
苏轼
·
叶教授和溽字韵诗,复次韵为戏,记龙井之游
苏轼
·
次韵林子中见寄
苏轼
·
安州老人食蜜歌
苏轼
·
次韵钱穆父紫薇花二首其一
苏轼
·
次韵钱穆父紫薇花二首其二
苏轼
·
送张嘉州
苏轼
·
绝句
苏轼
·
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
苏轼
·
次韵苏伯固主簿重九
苏轼
·
和公济饮湖上
苏轼
·
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其一
苏轼
·
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其二
苏轼
·
赠刘景文
苏轼
·
送李陶通直赴清溪
苏轼
·
辩才老师退居龙井,不复出入。余往见之。尝出,至风篁岭。左右惊曰`远公复过虎溪矣'辩才笑曰`杜子美不云乎︰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因作亭岭上,名曰过溪,亦曰二老,谨次辩才韵赋诗一首
苏轼
·
问渊明
苏轼
·
偶於龙井辩才处得歙砚,甚奇,作小诗
苏轼
·
送程之邵签判赴阙
苏轼
·
寄题梅宣义园亭
苏轼
·
滕达道挽词二首其一
苏轼
·
滕达道挽词二首其二
苏轼
·
元佑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同景文、义伯、圣途、次元、伯固、蒙仲游七宝寺,题竹上
苏轼
·
前诗
苏轼
·
今诗
苏轼
·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一
苏轼
·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二
苏轼
·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三
苏轼
·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四
苏轼
·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五
苏轼
·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六
苏轼
·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七
苏轼
·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八
苏轼
·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九
苏轼
·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十
苏轼
·
谢关景仁送红梅栽二首其一
苏轼
·
谢关景仁送红梅栽二首其二
苏轼
·
次韵刘景文路分上元
苏轼
·
游宝云寺,得唐彦猷为杭州日送客舟中手昼一绝句云︰山雨霏微不满空,画船来往疾轻鸿。谁知独卧朱帘里,一榻无尘四面风"。“予?日,送彦猷之子垧赴鄂州,舟中遇微雨,感叹前事,因和其韵,作两首送之,且归其昼唐氏"。其一
苏轼
·
游宝云寺,得唐彦猷为杭州日送客舟中手昼一绝句云︰山雨霏微不满空,画船来往疾轻鸿。谁知独卧朱帘里,一榻无尘四面风"。“予?日,送彦猷之子垧赴鄂州,舟中遇微雨,感叹前事,因和其韵,作两首送之,且归其昼唐氏"。其二
苏轼
·
送江公著知吉州
苏轼
·
闻钱道士与越守穆父饮酒,送二壶
苏轼
·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一
苏轼
·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二
苏轼
·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三
苏轼
·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四
苏轼
·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五
苏轼
·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六
苏轼
·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七
苏轼
·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八
苏轼
·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九
苏轼
·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十
苏轼
·
次韵曹子方运判雪中同游西湖
苏轼
·
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其一
苏轼
·
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其二
苏轼
·
次韵参寥咏雪
苏轼
·
与叶淳老、侯敦夫、张秉道同相视新河,秉道有诗,次韵二首其一
苏轼
·
与叶淳老、侯敦夫、张秉道同相视新河,秉道有诗,次韵二首其二
苏轼
·
送小本禅师赴法云
苏轼
·
次韵曹子方龙山真觉院瑞香花
苏轼
·
书《浑令公燕鱼朝恩图
苏轼
·
次韵刘景文西湖席上
苏轼
·
次前韵答马忠玉
苏轼
·
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三月六日,来别南北山诸道人,而下天竺惠净师以丑石赠行,作三绝句其一
苏轼
·
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三月六日,来别南北山诸道人,而下天竺惠净师以丑石赠行,作三绝句其二
苏轼
·
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三月六日,来别南北山诸道人,而下天竺惠净师以丑石赠行,作三绝句其三
苏轼
·
和林子中待制
苏轼
·
次韵答黄安中兼简林子中
苏轼
·
留别蹇道士拱辰
苏轼
·
元佑六年六月,自杭州召还,汶公馆我於东堂,阅旧诗卷,次诸公韵三首其一
苏轼
·
元佑六年六月,自杭州召还,汶公馆我於东堂,阅旧诗卷,次诸公韵三首其二
苏轼
·
元佑六年六月,自杭州召还,汶公馆我於东堂,阅旧诗卷,次诸公韵三首其三
苏轼
·
破琴
苏轼
·
书破琴诗後
苏轼
·
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一首,而晋卿和二首其一
苏轼
·
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一首,而晋卿和二首其二
苏轼
·
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二首其一
苏轼
·
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二首其一其二
苏轼
·
又书王晋卿画四首山阴陈迹
苏轼
·
雪溪乘兴
苏轼
·
四明狂客
苏轼
·
西塞风雨
苏轼
·
题王晋卿画後
苏轼
·
听武道士弹贺若
苏轼
·
感旧诗
苏轼
·
西湖秋涸,东池鱼窘甚,因会客,呼网师迁之西池,为一笑之乐。夜归,被酒不能寐,戏作放鱼一首复次放鱼韵答赵承议、陈教授
苏轼
·
九月十五日,观月听琴西湖示坐客
苏轼
·
复次韵谢赵景贶、陈履常见和,兼简欧阳叔弼兄弟
苏轼
·
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其一
苏轼
·
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其二
苏轼
·
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其三
苏轼
·
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其四
苏轼
·
泛颍
苏轼
·
六观堂老人草书
苏轼
·
次韵刘景文见寄赠朱逊之
苏轼
·
w
苏轼
·
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
苏轼
·
叔弼云,履常不饮,故不作诗,劝履常饮
苏轼
·
臂痛谒告,作三绝句示四君子其一
苏轼
·
臂痛谒告,作三绝句示四君子其二
苏轼
·
臂痛谒告,作三绝句示四君子其三
苏轼
·
到颍未几,公帑已竭,斋厨索然,戏作
苏轼
·
景贶、履常屡有诗,督叔弼、季默倡和,已许诺矣,复以此句挑之
苏轼
·
赠月长老
苏轼
·
次韵答钱穆父,穆父以仆得汝阴,用杭越酬唱韵作诗见寄
苏轼
·
韩退之《孟郊墓铭》云︰以昌其诗。举此问王定国,当昌其身耶,抑昌其诗也?来诗下语未契,作此答之
苏轼
·
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
苏轼
·
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独酌
苏轼
·
独酌试药玉滑盏,有怀诸君子。明日望夜,月庭佳景不可失,作诗招之
苏轼
·
欧阳季默以油烟墨二丸见饷,各长寸许,戏作小诗
苏轼
·
明日复以大鱼为馈,重二十斤,且求诗,故复戏之
苏轼
·
和赵景贶栽桧
苏轼
·
叶待制求先坟永慕亭诗
苏轼
·
与赵、陈同过欧阳叔弼新治小斋,戏作
苏轼
·
聚星堂雪
苏轼
·
欧阳叔弼见访,诵陶渊明事,叹其绝识,既去,感慨不已,而赋此诗
苏轼
·
喜刘景文至
苏轼
·
祷雨张龙公,既应,刘景文有诗,次韵
苏轼
·
刘景文家藏乐天《身心问答三首》,戏书一绝其後
苏轼
·
西湖戏作一绝
苏轼
·
送欧阳季默赴阙
苏轼
·
用前韵作雪诗留景文
苏轼
·
和刘景文见赠
苏轼
·
和刘景文雪
苏轼
·
次前韵送刘景文
苏轼
·
以屏山赠欧阳叔弼
苏轼
·
新渡寺席上,次赵景贶、陈履常韵,送欧阳叔弼。比来诸君唱和,叔弼但袖手傍睨而已,临别,忽出一篇,颇有渊明风致,坐皆惊叹
苏轼
·
次韵赵景贶春思,且怀吴越山水
苏轼
·
次韵陈履常张公龙潭
苏轼
·
小饮西湖,怀欧阳叔弼兄弟,赠赵景贶、陈履常
苏轼
·
蜡梅一首赠赵景贶
苏轼
·
送王竦朝散赴阙
苏轼
·
次韵致政张朝奉仍招晚饮
苏轼
·
阎立本《职贡图》
苏轼
·
次韵王滁州见寄
苏轼
·
赵景贶以诗求东斋榜铭,昨日闻都下寄酒来,戏和其韵,求分一壶润笔也
苏轼
·
洞庭春色
苏轼
·
送路都曹
苏轼
·
生日,蒙刘景文以古画松鹤为寿,且贶佳篇,次韵为谢
苏轼
·
次韵陈履常雪中
苏轼
·
二鲜于君以诗文见寄,作诗为谢
苏轼
·
次韵赵德麟雪中惜梅且饷柑酒三首其一
苏轼
·
次韵赵德麟雪中惜梅且饷柑酒三首其一其二
苏轼
·
次韵赵德麟雪中惜梅且饷柑酒三首其一其三
苏轼
·
和陈传道雪中观灯
苏轼
·
阅世堂诗赠任仲微
苏轼
·
新渡寺送任仲微
苏轼
·
送运判朱朝奉入蜀
苏轼
·
病中夜读朱博士诗
苏轼
·
赵德麟饯饮湖上舟中对月
苏轼
·
和赵德麟送陈传道
苏轼
·
上巳日,与迨、过游涂山,记所见次韵晁无咎学士相迎
苏轼
·
淮上早发
苏轼
·
次韵徐仲车
苏轼
·
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见寄
苏轼
·
送陈伯修察院赴阙
苏轼
·
送张嘉父长官
苏轼
·
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六日,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其韵
苏轼
·
次韵德麟西糊新成见怀绝句
苏轼
·
再次韵德麟新开西湖
苏轼
·
到官病倦,未尝会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塔,戏作一诗为谢
苏轼
·
w
苏轼
·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一
苏轼
·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二
苏轼
·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三
苏轼
·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四
苏轼
·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五
苏轼
·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六
苏轼
·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七
苏轼
·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八
苏轼
·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九
苏轼
·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
苏轼
·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一
苏轼
·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二
苏轼
·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三
苏轼
·
其十四
苏轼
·
其十五
苏轼
·
其十六
苏轼
·
其十七
苏轼
·
其十八
苏轼
·
其十九
苏轼
·
其二十
苏轼
·
次韵范淳甫送秦少章
苏轼
·
闻林夫当徙灵隐寺寓居,戏作灵隐前一首
苏轼
·
次韵苏伯固游蜀冈,送李孝博奉使岭表
苏轼
·
送晁美叔发运右司年兄赴阙
苏轼
·
太夫人以无咎生日置酒留余,夜归,书小诗贺上
苏轼
·
w
苏轼
·
王文玉挽词
苏轼
·
山光寺送客回次芝上人韵
苏轼
·
送芝上人游庐山
苏轼
·
送程德林赴真州
苏轼
·
古别离送苏伯固
苏轼
·
谷林堂
苏轼
·
予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柱矣。都梁山中见杜舆秀才,求学其法,戏赠二首其一
苏轼
·
予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柱矣。都梁山中见杜舆秀才,求学其法,戏赠二首其二
苏轼
·
行宿、泗间,见徐州张天骥,次旧韵
苏轼
·
次韵刘景文赠傅义秀才
苏轼
·
在彭城日,与定国为九日黄楼之会。今复以是日,相遇於宋。凡十五年,忧乐出处,有不可胜言者。而定国学道有得,百念灰冷,而颜益壮,顾予衰病,心形俱悴,感之作诗
苏轼
·
九日次定国韵
苏轼
·
召还至都门先寄子由
苏轼
·
次韵定国见寄
苏轼
·
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灵宫二首其一
苏轼
·
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灵宫二首其二
苏轼
·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其一
苏轼
·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其二
苏轼
·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其三
苏轼
·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其四
苏轼
·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其五
苏轼
·
轼近以月石砚屏献子功中书公,复以涵星砚献纯父侍讲,子功有诗,纯父未也,谨和子功诗,并求纯父数句
苏轼
·
次韵范纯父涵星砚月石风林屏诗
苏轼
·
次韵钱穆父会饮
苏轼
·
次韵穆父尚书侍祠郊丘,瞻望天光,退而相庆,引满醉吟
苏轼
·
郊祀庆成诗
苏轼
·
次韵王仲至喜雪御筵
苏轼
·
次韵奉和钱穆父、蒋颖叔、王仲至诗四首见和西湖月下听琴
苏轼
·
见和仇池
苏轼
·
玉津园
苏轼
·
藉田
苏轼
·
顷年杨康功使高丽,还,奏乞立海神庙於板桥。仆嫌其地湫隘,移书使迁之文登,因古庙而新之,杨竟不从。不知定国何从见此书,作诗称道不已。仆不能记其云何也,次韵答之
苏轼
·
沐浴启圣僧舍,与赵德麟邂逅
苏轼
·
余旧在钱塘,同苏伯固开西湖,今方请越,戏谓伯固,可复来开镜湖耶?伯固有诗,因次韵
苏轼
·
仆所藏仇池石,希代之宝也,王晋卿以小诗借观,意在於夺,仆不敢不借,然以此诗先之
苏轼
·
次天字韵答岑岩起
苏轼
·
次韵蒋颖叔二首扈从景灵宫
苏轼
·
凝祥池
苏轼
·
和叔盎画马
苏轼
·
王晋卿示诗,欲夺海石,钱穆父、王仲至、蒋颖叔皆次韵。穆、至二公以为不可许,独颖叔不然。今日颖叔见访,亲睹此石之妙,遂悔前语。仆以为晋卿岂可终闭不予者,若能以韩干二散马易之者,盖可许也。复次前韵
苏轼
·
轼欲以石易画,晋卿难之,穆父欲兼取二物,颖叔欲焚画碎石,乃复次前韵,并解二诗之意
苏轼
·
程德孺惠海中柏石,兼辱佳篇,辄复和谢
苏轼
·
次秦少游韵赠姚安世
苏轼
·
次丹元姚先生韵二首其一
苏轼
·
次丹元姚先生韵二首其二
苏轼
·
次韵秦少游王仲至元日立春三首其一
苏轼
·
次韵秦少游王仲至元日立春三首其二
苏轼
·
次韵秦少游王仲至元日立春三首其三
苏轼
·
次韵王晋卿奉诏押高丽宴射
苏轼
·
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其一
苏轼
·
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其二
苏轼
·
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其三
苏轼
·
戏答王都尉传柑
苏轼
·
送蒋颖叔帅熙河
苏轼
·
再送二首其一
苏轼
·
再送二首其二
苏轼
·
次韵颖叔观灯
苏轼
·
次韵钱穆父、王仲至同赏田曹梅花
苏轼
·
送襄阳从事李友谅归钱塘
苏轼
·
次韵吴传正枯木歌
苏轼
·
送黄师是赴两浙宪
苏轼
·
送范中济经略侍郎,分韵赋诗,以“元戎十乘以先启行"为韵,轼得先字,且赠以鱼枕杯四,马箠一
苏轼
·
书晁说之《考牧图》後
苏轼
·
吕与叔学士挽词
苏轼
·
丹元子示诗,飘飘然有谪仙风气,吴传正继作,复次其韵
苏轼
·
次韵王定国书丹元子宁极斋
苏轼
·
王仲至侍郎见惠稚栝,种之礼曹北垣下,今百余日矣,蔚然有生意,喜而作诗
苏轼
·
次韵钱穆父马上寄蒋颖叔二首其一
苏轼
·
次韵钱穆父马上寄蒋颖叔二首其二
苏轼
·
表弟程德孺生日
苏轼
·
七年九月,自广陵召还,复馆於浴室东堂。八年六月,乞会稽,将去,汶公乞诗,乃复用前韵三首其一
苏轼
·
七年九月,自广陵召还,复馆於浴室东堂。八年六月,乞会稽,将去,汶公乞诗,乃复用前韵三首其二
苏轼
·
七年九月,自广陵召还,复馆於浴室东堂。八年六月,乞会稽,将去,汶公乞诗,乃复用前韵三首其三
苏轼
·
吴子野将出家赠以扇山枕屏
苏轼
·
大行太皇太后高氏挽词二首其一
苏轼
·
大行太皇太后高氏挽词二首其二
苏轼
·
赠王觏
苏轼
·
东府雨中别子由谢运使仲适痤上送王敏仲北使
苏轼
·
和钱穆父送别并求顿递酒
苏轼
·
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
苏轼
·
次韵曾仲锡承议食蜜渍生荔支
苏轼
·
再次韵曾仲锡荔支
苏轼
·
次韵滕大夫三首雪浪石
苏轼
·
同前
苏轼
·
沉香石
苏轼
·
石芝
苏轼
·
鹤叹
苏轼
·
刘丑厮诗
苏轼
·
题毛女真
苏轼
·
次韵子由清汶老龙珠丹
苏轼
·
次韵子由书清汶老所传《秦湘二女图》
苏轼
·
紫团参寄王定国
苏轼
·
寄馏合刷瓶与子由
苏轼
·
次韵刘焘抚勾蜜渍荔支
苏轼
·
送曾仲锡通判如京师
苏轼
·
立春日小集戏李端叔
苏轼
·
次韵曾仲锡元日见寄
苏轼
·
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
苏轼
·
次韵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
苏轼
·
中山松醪寄雄州守王引进
苏轼
·
次韵李端叔谢送牛戬《鸳鸯竹石图》
苏轼
·
次韵聪上人见寄
苏轼
·
次韵王雄州还朝留别
苏轼
·
三月二十日多叶杏盛开
苏轼
·
三月二十日开园三首其一
苏轼
·
三月二十日开园三首其二
苏轼
·
三月二十日开园三首其三
苏轼
·
次韵王雄州送侍其泾州
苏轼
·
临城道中作
苏轼
·
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
苏轼
·
黄河
苏轼
·
子由新修汝州龙兴寺吴画壁
苏轼
·
过杞赠马梦得
苏轼
·
过高邮寄孙君孚
苏轼
·
仆所至,未尝出游。过长芦,闻复禅师病甚,不可不一问。既见,则有间矣。明日,阻风,复留,见之。作三绝句,呈闻复,并请转呈参寥子,各赋数首其一
苏轼
·
仆所至,未尝出游。过长芦,闻复禅师病甚,不可不一问。既见,则有间矣。明日,阻风,复留,见之。作三绝句,呈闻复,并请转呈参寥子,各赋数首其二
苏轼
·
仆所至,未尝出游。过长芦,闻复禅师病甚,不可不一问。既见,则有间矣。明日,阻风,复留,见之。作三绝句,呈闻复,并请转呈参寥子,各赋数首其三
苏轼
·
六月七日泊金陵,阻风,得钟山泉公书,寄诗为谢
苏轼
·
赠清凉寺和长老
苏轼
·
予前後守、倅余杭,凡五年。夏秋之间,蒸热不可过。独中和堂东南颊,下瞰海门,洞视万里,三伏常萧然也。绍圣元年六月,舟行赴岭外,热甚。忽忆此处,而作是诗
苏轼
·
慈湖夹阻风五首其一
苏轼
·
慈湖夹阻风五首其二
苏轼
·
慈湖夹阻风五首其三
苏轼
·
慈湖夹阻风五首其四
苏轼
·
慈湖夹阻风五首其五
苏轼
·
壶中九华山并引过庐山下
苏轼
·
望湖亭
苏轼
·
江西一首
苏轼
·
秧马
苏轼
·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苏轼
·
郁孤台
苏轼
·
廉泉
苏轼
·
尘外亭
苏轼
·
天竺寺
苏轼
·
过大庾岭
苏轼
·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其一
苏轼
·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其一其二
苏轼
·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其一其三
苏轼
·
月华寺
苏轼
·
南华寺
苏轼
·
碧落洞
苏轼
·
峡山寺
苏轼
·
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
苏轼
·
广州蒲涧寺
苏轼
·
赠蒲涧信长老
苏轼
·
发广州
苏轼
·
浴日亭
苏轼
·
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
苏轼
·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苏轼
·
寓居合江楼
苏轼
·
试笔
苏轼
·
无题
苏轼
·
朝云
苏轼
·
寄虎儿
苏轼
·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
苏轼
·
再用前韵
苏轼
·
新酿桂酒
苏轼
·
惠守詹君见和,复次韵
苏轼
·
花落复次前韵
苏轼
·
白水山佛迹岩
苏轼
·
咏汤泉
苏轼
·
江郊
苏轼
·
詹守携酒见过,用前韵作诗,聊复和之
苏轼
·
寄邓道士
苏轼
·
上元夜
苏轼
·
正月二十四日,与儿子过、赖仙芝、王原秀才、僧昙颖、行全、道士何宗一同游罗浮道院及栖禅精舍,过作诗,和其韵,寄迈、迨一首
苏轼
·
正月二十六日,偶与数客野步嘉佑僧舍东南野人家,杂花盛开,扣门求观。主人林氏媪出应,白发青裙,少寡,独居三十年矣。感叹之余,作诗记之
苏轼
·
龙尾石砚寄犹子远
苏轼
·
惠州近城数小山,类蜀道。春,与进士许毅野步,会意处,饮之且醉,作诗以记。适参寥专使欲归,使持此以示西湖之上诸友,庶使知予未尝一日忘湖山也。
苏轼
·
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
苏轼
·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苏轼
·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二
苏轼
·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三
苏轼
·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四
苏轼
·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五
苏轼
·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六
苏轼
·
次韵正辅表兄江行见桃花
苏轼
·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
苏轼
·
再用前韵
苏轼
·
游博罗香积寺
苏轼
·
戏和正辅一字韵
苏轼
·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其一
苏轼
·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其二
苏轼
·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其三
苏轼
·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其四
苏轼
·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其五
苏轼
·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其六
苏轼
·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其七
苏轼
·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其八
苏轼
·
赠王子直秀才
苏轼
·
江涨用过韵
苏轼
·
连雨江涨二首其一
苏轼
·
连雨江涨二首其二
苏轼
·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苏轼
·
桄榔杖寄张文潜一首,时初闻黄鲁直迁黔南、范淳父九疑也
苏轼
·
w
苏轼
·
次韵程辅游碧落洞
苏轼
·
荔支叹
苏轼
·
六月十二日,酒醒步月,理发而寝
苏轼
·
和子由次月中梳头韵
苏轼
·
和陶读《山海经》其一
苏轼
·
和陶读《山海经》其二
苏轼
·
和陶读《山海经》其三
苏轼
·
和陶读《山海经》其四
苏轼
·
和陶读《山海经》其五
苏轼
·
和陶读《山海经》其六
苏轼
·
和陶读《山海经》其七
苏轼
·
和陶读《山海经》其八
苏轼
·
和陶读《山海经》其九
苏轼
·
和陶读《山海经》其十
苏轼
·
和陶读《山海经》其十一
苏轼
·
和陶读《山海经》其十二
苏轼
·
和陶读《山海经》其十三
苏轼
·
和陶贫士七首其一
苏轼
·
和陶贫士七首其二
苏轼
·
和陶贫士七首其三
苏轼
·
和陶贫士七首其四
苏轼
·
和陶贫士七首其五
苏轼
·
和陶贫士七首其六
苏轼
·
和陶贫士七首其七
苏轼
·
江月五首其一
苏轼
·
江月五首其二
苏轼
·
江月五首其三
苏轼
·
江月五首其四
苏轼
·
江月五首其五
苏轼
·
闻正辅表兄将到,以诗迎之
苏轼
·
和陶己酉岁九月九日
苏轼
·
正辅既见和,复前韵,慰鼓盆,劝学佛
苏轼
·
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
苏轼
·
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
苏轼
·
与正辅游香积寺
苏轼
·
答周循州
苏轼
·
食槟榔
苏轼
·
送惠州押监
苏轼
·
送佛面杖与罗浮长老
苏轼
·
十一月九日,夜梦与人论神仙道术,因作一诗八句。既觉,颇记其语,录呈子由弟。後四句不甚明了,今足成之耳
苏轼
·
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
苏轼
·
小圃五咏人参
苏轼
·
地黄
苏轼
·
枸杞
苏轼
·
甘菊
苏轼
·
薏苡
苏轼
·
雨后行菜圃
苏轼
·
残腊独出二首其一
苏轼
·
残腊独出二首其二
苏轼
·
新年五首其一
苏轼
·
新年五首其二
苏轼
·
新年五首其三
苏轼
·
新年五首其四
苏轼
·
新年五首其五
苏轼
·
和陶咏二疏
苏轼
·
和陶咏三良
苏轼
·
和陶咏荆轲
苏轼
·
二月八日,与黄焘僧昙颖过逍遥堂,何道士宗一问疾
苏轼
·
次韵高要令刘湜峡山寺见寄
苏轼
·
赠昙秀
苏轼
·
和郭功甫韵送芝道人游隐静
苏轼
·
和陶移居二首其一
苏轼
·
和陶移居二首其二
苏轼
·
食荔支二首
苏轼
·
食荔支二首其二
苏轼
·
寄高令
苏轼
·
迁居
苏轼
·
和陶桃花源
苏轼
·
和子由盆中石菖蒲忽生九花
苏轼
·
两桥诗东新桥
苏轼
·
西新桥
苏轼
·
撷菜
苏轼
·
悼朝云
苏轼
·
纵笔
苏轼
·
丙子重九二首其一
苏轼
·
丙子重九二首其三
苏轼
·
和陶乞食
苏轼
·
和陶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苏轼
·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其一
苏轼
·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其一其二
苏轼
·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其一其三
苏轼
·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其一其四
苏轼
·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其一其五
苏轼
·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其一其六
苏轼
·
海上道人传以神守气诀
苏轼
·
赠陈守道
苏轼
·
辨道歌
苏轼
·
吴子野绝粒不睡,过作诗戏之,芝上人、陆道士皆和,予亦次其韵
苏轼
·
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二首其一
苏轼
·
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二首其二
苏轼
·
和陶酬刘柴桑
苏轼
·
和陶岁暮作和张常侍
苏轼
·
白鹤山新居,凿井四十尺,遇磐石,石尽,乃得泉
苏轼
·
和陶时运四首
苏轼
·
和陶时运四首其二
苏轼
·
和陶时运四首其三
苏轼
·
和陶时运四首其四
苏轼
·
次韵惠循二守相会
苏轼
·
又次韵二守许过新居
苏轼
·
又次韵二守同访新居
苏轼
·
循守临行,出小鬟复用前韵
苏轼
·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
苏轼
·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其二
苏轼
·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其三
苏轼
·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其四
苏轼
·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其五
苏轼
·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其六
苏轼
·
种茶
苏轼
·
三月二十九日二首其一
苏轼
·
三月二十九日二首其二
苏轼
·
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其尚在藤也,旦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
苏轼
·
和陶止酒
苏轼
·
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镜。觉而遇清风急雨,戏作此数句。
苏轼
·
次前韵寄子由
苏轼
·
儋耳山
苏轼
·
和陶还旧居
苏轼
·
夜梦
苏轼
·
和陶连雨独饮二首其一
苏轼
·
和陶连雨独饮二首其二
苏轼
·
和陶示周掾祖谢
苏轼
·
籴米
苏轼
·
和陶劝农六首
苏轼
·
和陶劝农六首其二
苏轼
·
和陶劝农六首其三
苏轼
·
和陶劝农六首其四
苏轼
·
和陶劝农六首其五
苏轼
·
和陶劝农六首其六
苏轼
·
闻子由瘦
苏轼
·
客俎经旬无肉,又子由劝不读书,萧然清坐,乃无一事
苏轼
·
和陶赴假江陵夜行郊行步月作
苏轼
·
和陶九日闲居
苏轼
·
和陶拟古九首其一
苏轼
·
和陶拟古九首其一其二
苏轼
·
和陶拟古九首其一其三
苏轼
·
和陶拟古九首其一其四
苏轼
·
和陶拟古九首其一其五
苏轼
·
和陶拟古九首其一其六
苏轼
·
和陶拟古九首其一其七
苏轼
·
和陶拟古九首其一其八
苏轼
·
和陶拟古九首其一其九
苏轼
·
和陶东方有一士
苏轼
·
次韵子由三首东亭
苏轼
·
东楼
苏轼
·
椰子冠
苏轼
·
和陶停云四首其一
苏轼
·
和陶停云四首其二
苏轼
·
和陶停云四首其三
苏轼
·
和陶停云四首其四
苏轼
·
和陶怨诗示庞邓
苏轼
·
和陶杂诗十一首其一
苏轼
·
和陶杂诗十一首其二
苏轼
·
和陶杂诗十一首其三
苏轼
·
和陶杂诗十一首其四
苏轼
·
和陶杂诗十一首其五
苏轼
·
和陶杂诗十一首其六
苏轼
·
和陶杂诗十一首其七
苏轼
·
和陶杂诗十一首其八
苏轼
·
和陶杂诗十一首其九
苏轼
·
和陶杂诗十一首其十
苏轼
·
和陶杂诗十一首其十一
苏轼
·
次韵子由月季花再生
苏轼
·
和陶田舍始春怀古二首
苏轼
·
和陶田舍始春怀古二首其二
苏轼
·
和陶赠羊长史
苏轼
·
入寺
苏轼
·
独觉
苏轼
·
十二月十七日夜坐达晓,寄子由
苏轼
·
谪居三适三首旦起理发
苏轼
·
午窗坐睡
苏轼
·
夜卧濯足
苏轼
·
上元夜过赴儋守召,独坐有感
苏轼
·
次韵子由浴罢
苏轼
·
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
苏轼
·
过于海舶,得迈寄书、酒。作诗,远和之,皆粲然可观。子由有书相庆也,因用其韵赋一篇,并寄诸子侄
苏轼
·
和陶形赠影
苏轼
·
和陶影答形
苏轼
·
和陶神释
苏轼
·
和陶使都经钱溪
苏轼
·
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予携一瓢酒,寻诸生,皆出矣。独老符秀才在,因与饮,至醉。符盖儋人之安贫守静者也
苏轼
·
去岁,与子野游逍遥堂。日欲没,因并西山叩罗浮道院,至,已二鼓矣。遂宿于西堂。今岁索居儋耳,子野复来,相见,作诗赠之
苏轼
·
观棋
苏轼
·
和陶和刘柴桑
苏轼
·
新居
苏轼
·
迁居之夕,闻邻舍儿诵书,欣然而作
苏轼
·
宥老楮
苏轼
·
和陶西田获早稻
苏轼
·
和陶下潠田舍获
苏轼
·
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上酥陀则不可知,人间决无此味也
苏轼
·
和陶戴主簿
苏轼
·
和陶游斜川正月五日,与儿子过出游作
苏轼
·
子由生日
苏轼
·
以黄子木拄杖为子由生日之寿
苏轼
·
和陶与殷晋安别
苏轼
·
赠郑清叟秀才
苏轼
·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一
苏轼
·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
苏轼
·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三
苏轼
·
倦夜
苏轼
·
用过韵,冬至与诸生饮酒
苏轼
·
和陶王抚军座送客再送张中。
苏轼
·
和陶答庞参军三送张中。
苏轼
·
纵笔三首其一
苏轼
·
纵笔三首其二
苏轼
·
纵笔三首其三
苏轼
·
夜烧松明火
苏轼
·
贫家净扫地
苏轼
·
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老臣旧数论此,今斯言乃验,二首其一
苏轼
·
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老臣旧数论此,今斯言乃验,二首其二
苏轼
·
庚辰岁正月十二日,天门冬酒熟,予自漉之,且漉且尝,遂以大醉,二首其一
苏轼
·
庚辰岁正月十二日,天门冬酒熟,予自漉之,且漉且尝,遂以大醉,二首其二
苏轼
·
追和戊寅岁上元
苏轼
·
五色雀
苏轼
·
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其一
苏轼
·
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其二
苏轼
·
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其三
苏轼
·
安期生
苏轼
·
答海上翁
苏轼
·
和陶郭主簿二首其一
苏轼
·
和陶郭主簿二首其二
苏轼
·
司命宫杨道士息轩
苏轼
·
赠李兕彦威秀才
苏轼
·
葛延之赠龟冠
苏轼
·
次韵子由赠吴子野先生二绝句其一
苏轼
·
次韵子由赠吴子野先生二绝句其二
苏轼
·
和陶始经曲阿
苏轼
·
归去来集字十首
苏轼
·
归去来集字十首其二
苏轼
·
归去来集字十首其三
苏轼
·
归去来集字十首其四
苏轼
·
归去来集字十首其五
苏轼
·
归去来集字十首其六
苏轼
·
归去来集字十首其七
苏轼
·
归去来集字十首其八
苏轼
·
归去来集字十首其九
苏轼
·
归去来集字十首其十
苏轼
·
真一酒歌
苏轼
·
汲江煎茶
苏轼
·
别海南黎民表
苏轼
·
儋耳
苏轼
·
余来儋耳,得吠狗,曰乌觜,甚猛而驯,随予迁合浦,过澄迈泅而济,路人皆惊,戏为作此诗
苏轼
·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其一
苏轼
·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其二
苏轼
·
泂酌亭
苏轼
·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苏轼
·
自雷适廉,宿于兴廉村净行院
苏轼
·
雨夜宿净行院
苏轼
·
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支
苏轼
·
梅圣俞之客欧阳晦夫,使工画茅庵,已居其中,一琴横床而已。曹子方作诗四韵,仆和之云
苏轼
·
欧阳晦夫惠琴枕
苏轼
·
琴枕
苏轼
·
合浦愈上人,以诗名岭外,将访道南岳,留诗壁上云︰闲伴孤云自在飞。东坡居士过其精舍,戏和其韵
苏轼
·
欧阳晦夫遗接*琴枕,戏作此诗谢之
苏轼
·
留别廉守
苏轼
·
次韵王郁林
苏轼
·
藤州江上夜起对月,赠邵道士
苏轼
·
徐元用使君与其子端常邀仆与小儿过同游东山浮金堂,戏作此诗
苏轼
·
送鲜于都曹归蜀灌口旧居
苏轼
·
送邵道士彦肃还都峤
苏轼
·
书韩干二马
苏轼
·
将至广州,用过韵,寄迈迨二子
苏轼
·
和孙叔静兄弟李端叔唱和
苏轼
·
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绝,录示谢民师
苏轼
·
广倅萧大夫借前韵见赠,复和答之,二首其一
苏轼
·
广倅萧大夫借前韵见赠,复和答之,二首其二
苏轼
·
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诗赠,录呈广倅萧大夫
苏轼
·
跋王进叔所藏画五首徐熙杏花
苏轼
·
赵昌四季芍药
苏轼
·
踯躅
苏轼
·
寒菊
苏轼
·
山茶
苏轼
·
韦偃牧马图
苏轼
·
广州何道士众妙堂
苏轼
·
和黄秀才监空阁
苏轼
·
题灵峰寺壁
苏轼
·
何公桥
苏轼
·
次韵郑介夫二首其一
苏轼
·
次韵郑介夫二首其二
苏轼
·
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二首其一
苏轼
·
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二首其二
苏轼
·
昔在九江,与苏伯固唱和。其略曰我梦扁舟浮振泽,雪浪横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盖实梦也。昨日又梦伯固手持乳香婴儿示予,觉而思之,盖南华赐物也。岂复与伯固相见于此耶?今得来昼,知已在南华相待数日矣。感叹不已,故先寄此诗
苏轼
·
追和沈辽赠南华诗
苏轼
·
曹溪夜观《传灯录》,灯花落一僧字上,口占
苏轼
·
次韵韶俯李通直二首其一
苏轼
·
次韵韶俯李通直二首其二
苏轼
·
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
苏轼
·
题冯通直明月湖诗後
苏轼
·
李伯时画其弟亮工《旧隐宅图》
苏轼
·
书堂屿
苏轼
·
东坡居士过龙光,求大竹作肩舆,得两竿。南华珪首座,方受请为此山长老。乃留一偈院中,须其至,授之,以为他时语录中第一问
苏轼
·
赠岭上老人
苏轼
·
赠岭上梅
苏轼
·
余昔过岭而南,题诗龙泉钟上,今复过而北,次前韵
苏轼
·
过岭二首其一
苏轼
·
过岭二首其二
苏轼
·
留题显圣寺
苏轼
·
予初谪岭南,过田氏水阁,东南一峰,丰下锐上,俚人谓之鸡笼山,予更名独秀峰。今复过之,戏留一绝
苏轼
·
郁孤台
苏轼
·
虔守霍大夫、监郡许朝奉见和,复次前韵
苏轼
·
赠虔州术士谢晋臣
苏轼
·
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
苏轼
·
次韵阳行先
苏轼
·
乞数珠赠南禅湜老
苏轼
·
再用数珠韵赠湜老
苏轼
·
和犹子迟赠孙志举
苏轼
·
南禅长老和诗不已,故作《六虫篇》答之
苏轼
·
明日,南禅和诗不到,故重赋数珠篇以督之,二首其一
苏轼
·
明日,南禅和诗不到,故重赋数珠篇以督之,二首其二
苏轼
·
用前韵再和霍大夫
苏轼
·
用前韵再和许朝奉
苏轼
·
用前韵再和孙志举
苏轼
·
崔文学甲携文见过,萧然有出尘之姿,问之,则孙介夫之甥也。故复用前韵,赋一篇,示志举
苏轼
·
画车二首其一
苏轼
·
画车二首其二
苏轼
·
寄题潭州徐氏春晖亭
苏轼
·
次韵江晦叔二首其一
苏轼
·
次韵江晦叔二首其二
苏轼
·
次韵江晦叔兼呈器之
苏轼
·
寒食与器之游南塔寺寂照堂
苏轼
·
绝句
苏轼
·
器之好谈禅,不喜游山,山中笋出,戏语器之可同参玉版长老,作此诗
苏轼
·
王子直去岁送子由北归,往返百舍,今又相逢赣上,戏用旧韵,作诗留别
苏轼
·
戏赠虔州慈云寺监老
苏轼
·
虔州吕倚承事,年八十三,读书作诗不已,好收古今帖,贫甚,至食不足
苏轼
·
永和清都观道士,童颜鬒发,问其年,生於丙子,盖与予同,求此诗
苏轼
·
赠诗僧道通
苏轼
·
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
苏轼
·
刘壮舆长官是是堂
苏轼
·
予昔作《壶中九华》诗,其後八年,复过湖口,则石已为好事者取去,乃和前韵以自解云
苏轼
·
次韵郭功甫观予画雪雀有感二首其一
苏轼
·
次韵郭功甫观予画雪雀有感二首其二
苏轼
·
次韵法芝举旧诗一首
苏轼
·
次旧韵赠清凉长老
苏轼
·
戏赠孙公素
苏轼
·
睡起,闻米元章冒热到东园送麦门冬饮子
苏轼
·
梦中作寄朱行中
苏轼
·
答径山琳长老
苏轼
·
附米黻所作挽诗五首其一
苏轼
·
附米黻所作挽诗五首其二
苏轼
·
附米黻所作挽诗五首其三
苏轼
·
附米黻所作挽诗五首其四
苏轼
·
春帖子词皇帝阁六首其一
苏轼
·
春帖子词其二
苏轼
·
春帖子词其三
苏轼
·
春帖子词其四
苏轼
·
春帖子词其五
苏轼
·
春帖子词其六
苏轼
·
太皇太后阁六首其一
苏轼
·
太皇太后阁六首其二
苏轼
·
太皇太后阁六首其三
苏轼
·
太皇太后阁六首其四
苏轼
·
太皇太后阁六首其五
苏轼
·
太皇太后阁六首其六
苏轼
·
皇太后阁六首其一
苏轼
·
皇太后阁六首其二
苏轼
·
皇太后阁六首其三
苏轼
·
皇太后阁六首其四
苏轼
·
皇太后阁六首其五
苏轼
·
皇太后阁六首其六
苏轼
·
皇太妃阁五首一
苏轼
·
皇太妃阁五首其二
苏轼
·
皇太妃阁五首其三
苏轼
·
皇太妃阁五首其四
苏轼
·
皇太妃阁五首其五
苏轼
·
夫人阁四首其一
苏轼
·
夫人阁四首其二
苏轼
·
夫人阁四首其三
苏轼
·
夫人阁四首其四
苏轼
·
端午帖子词皇帝阁六首其一
苏轼
·
端午帖子词其二
苏轼
·
端午帖子词其三
苏轼
·
端午帖子词其四
苏轼
·
端午帖子词其五
苏轼
·
端午帖子词其六
苏轼
·
太皇太后阁六首其一
苏轼
·
太皇太后阁六首其二
苏轼
·
太皇太后阁六首其三
苏轼
·
太皇太后阁六首其四
苏轼
·
太皇太后阁六首其五
苏轼
·
太皇太后阁六首其六
苏轼
·
皇太后阁六首其一
苏轼
·
皇太后阁六首其二
苏轼
·
皇太后阁六首其三
苏轼
·
皇太后阁六首其四
苏轼
·
皇太后阁六首其五
苏轼
·
皇太后阁六首其六
苏轼
·
皇太妃阁五首其一
苏轼
·
皇太妃阁五首其二
苏轼
·
皇太妃阁五首其三
苏轼
·
皇太妃阁五首其四
苏轼
·
皇太妃阁五首其五
苏轼
·
夫人阁四首其一
苏轼
·
夫人阁四首其二
苏轼
·
夫人阁四首其三
苏轼
·
夫人阁四首其四
苏轼
·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臣闻视履考祥,既占怀月之梦;对时育物,必有继天之功。方大火之西流,属阴灵之既望。帝于是日,诞降仁人。意使斯民,咸归寿域。共庆千秋之遇,得生二圣之朝。式燕示慈,与民同乐。恭惟皇帝陛下,文思天纵,浚哲生知。力行禹汤之仁,常恐一夫之
苏轼
·
集英殿秋宴教坊词致语口号臣闻天无言而四时成,圣有作而万物睹。清净自化,虽仰则于帝心;岂弟不回,亦俯同于众乐。属此九秋之候,粲然万宝之成。吾王不游,何以劳农而休老;君子如喜,则必大烹以养贤。恭惟皇帝陛下,孝通神明,仁及草木。行尧禹之大道,守成康之小心。华夷
苏轼
·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
苏轼
·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臣闻天所眷命,生而神灵。惟三代受命之符,萃於兹日;实万世无疆之福,延及我民。候南极之祥辉,交北邻之瑞节。同趋镐燕,争颂华封。恭惟皇帝陛下,稽古温文,乘乾刚粹。体生知而犹学,藏妙用于何言。故得六圣承休,三灵眷佑。德隆星晷,齐六符
苏轼
·
紫宸殿正旦教坊词致语口号
苏轼
·
集英殿春宴教坊词致语口号臣闻人和则气和,故王道得而四时正;今乐犹古乐,故民心悦而八音平。幸此圣朝,陶然化国。饬三农於保介,维莫之春;兴五福於太平,既醉以酒。恭惟皇帝陛下,乘乾有作,出震无私。宪章六圣之典谟,斟酌百王之礼乐。天方祚于舜孝,人已诵于尧言,故得
苏轼
·
斋日致语口号旋复阴阳,配五支於六干;诞弥岁月,与元日为三申。神后降庆於当年,曾孙效诚於兹旦。不烦巧历,自契真。符道俗讙谣,天人协应。太皇太后陛下,功高任姒,德配唐虞。上推顾托之心,下布仰成之政。宝慈与俭,蹈光献之成规;却狄安邦,袭武烈之余庆。三朝顺履,万
苏轼
·
赵倅成伯母生日致语口号昔年占梦,适当重九之佳辰;今日献香,愿祝大千之遐算。庆妇姑之同日,杂茱萸以称觞。杀鸡已效於庞公,剪发敢资於陶母。但某叨居乐部,忝预年家。不度芜材,上尘口号。
苏轼
·
寒食宴提刑致语口号
苏轼
·
黄楼致语口号百川反壑,五稼登场。初成百尺之楼,适及重阳之会。高高下下,既休畚锸之劳;岁岁年年,共睹茱萸之美。恭惟知府学士,民人所恃,忧乐以时。度余力而取羡材,因备灾而成胜事。起东郊之壮观,破西楚之淫名。宾客如云,来四方之豪杰;鼓钟殷地,竦万目之观瞻。实与
苏轼
·
严颜碑
苏轼
·
永安宫
苏轼
·
嘲子由
苏轼
·
戏作贾梁道诗
苏轼
·
题永叔会老堂
苏轼
·
留题徐氏花园二首其一
苏轼
·
留题徐氏花园二首其二
苏轼
·
游灵隐寺戏赠开轩李居士
苏轼
·
钱道人有诗云`直须认取主人翁,作两绝戏之其一
苏轼
·
钱道人有诗云`直须认取主人翁,作两绝戏之其二
苏轼
·
赵成伯家有丽人,仆忝乡人,不肯开樽,徒吟春雪美句,次韵一笑
苏轼
·
成伯家宴,造坐无由,辄欲效颦而酒已尽,入夜,不欲烦扰,戏作小诗求数酌而已
苏轼
·
成伯席上赠所出妓川人杨姐
苏轼
·
奉和成伯大雨中会客解嘲
苏轼
·
泗州过仓中刘景文老兄戏赠一绝
苏轼
·
次韵回文三首其一
苏轼
·
次韵回文三首其二
苏轼
·
次韵回文三首其三
苏轼
·
附江南本织锦图上回文原作三首其一
苏轼
·
附江南本织锦图上回文原作三首其二
苏轼
·
附江南本织锦图上回文原作三首其三
苏轼
·
数日前,梦一僧出二镜求诗,僧以镜置日中,其影甚异,其一如芭蕉,其一如莲花,梦中与作诗
苏轼
·
赠人
苏轼
·
寄子由
苏轼
·
题沈君琴
苏轼
·
洗儿戏作
苏轼
·
赠江州景德长老
苏轼
·
半山亭
苏轼
·
常山赠刘磁
苏轼
·
送范德孺
苏轼
·
获鬼章二十韵
苏轼
·
次韵子由题《憩寂图》後
苏轼
·
题李伯时《渊明东篱图》
苏轼
·
次韵黄鲁直书伯时画王摩诘
苏轼
·
次韵黄夷仲茶磨
苏轼
·
和钱四寄其弟龢
苏轼
·
病後醉中
苏轼
·
谢曹子方惠新茶
苏轼
·
此君轩
苏轼
·
参寥惠杨梅
苏轼
·
秋晚客兴
苏轼
·
秋兴三首其一
苏轼
·
秋兴三首其一其二
苏轼
·
秋兴三首其一其三
苏轼
·
书辩才白云堂壁
苏轼
·
观湖二首其一
苏轼
·
观湖二首其二
苏轼
·
醉题信夫方丈
苏轼
·
庞公
苏轼
·
戏书
苏轼
·
三萼牡丹
苏轼
·
美哉一首送韦城主簿欧阳君
苏轼
·
闻潮阳吴子野出家
苏轼
·
被命南迁,途中寄定武同僚
苏轼
·
散郎亭
苏轼
·
柏家渡
苏轼
·
清远舟中寄耘老
苏轼
·
惠州灵惠院,壁间画一仰面向天醉僧,云是蜀僧隐峦所作,题诗于其下
苏轼
·
赠包安静先生茶二首其一
苏轼
·
赠包安静先生茶二首其一其二
苏轼
·
过海得子由书
苏轼
·
过黎君郊居
苏轼
·
和陶归去来兮辞
苏轼
·
观大水望朝阳岩作
苏轼
·
南华老师示四韵,事忙,姑以一偈答之
苏轼
·
过岭寄子由
苏轼
·
梦中绝句
苏轼
·
戏足柳公权联句
苏轼
·
送别
苏轼
·
颜阖
苏轼
·
梦雪
苏轼
·
戏赠田辨之琴姬
苏轼
·
书黄筌画《翎毛花蝶图》二首其一
苏轼
·
书黄筌画《翎毛花蝶图》二首其一其二
苏轼
·
寒食夜
苏轼
·
和寄天选长官
苏轼
·
次韵张甥棠美昼眠
苏轼
·
陆莲庵
苏轼
·
书寄韵
苏轼
·
谒敦诗先生因留一绝
苏轼
·
绝句二首其一
苏轼
·
绝句二首其一其二
苏轼
·
春夜
苏轼
·
醉睡者
苏轼
·
数日前,梦人示余一卷文字,大略若谕马者,用“吃蹶"成漶]liang3字,梦中甚赏之,觉而忘其余,戏作数语足之
苏轼
·
四十年前元夕,与故人夜游,得此句
苏轼
·
题李景元画
苏轼
·
又答毡帐
苏轼
·
寿阳岸下
苏轼
·
春日与闲山居士小饮
苏轼
·
村醪二尊献张平阳其一
苏轼
·
村醪二尊献张平阳其二
苏轼
·
村醪二尊献张平阳其三
苏轼
·
失题
苏轼
·
题王维画
苏轼
·
和张均题峡山
苏轼
·
题女唱驿
苏轼
·
送虢令赵荐
苏轼
·
谢张太原送蒲桃
苏轼
·
读《晋史》
苏轼
·
读《王衍传》
苏轼
·
读后魏邦《贺狄干传》
苏轼
·
送司勋子才丈赴梓州
苏轼
·
送宋君用游辇下
苏轼
·
咏怪石
苏轼
·
题西湖楼
苏轼
·
题双竹堂壁
苏轼
·
风水洞闻二禽
苏轼
·
法惠小饮以诗索周开祖所作
苏轼
·
次韵陈时发太博双竹
苏轼
·
周夫人挽词
苏轼
·
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见,留二绝其一
苏轼
·
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见,留二绝其一其二
苏轼
·
会饮有美堂,答周开祖湖上见寄
苏轼
·
和吴少卿绝句
苏轼
·
题沈氏天隐楼
苏轼
·
和人登海表亭
苏轼
·
会双竹席上奉答开祖长官
苏轼
·
次韵答开祖
苏轼
·
北山广智大师,回自都下,过期而归,时率开祖、无悔同访之,因留渌净堂、竹鹤二绝其一
苏轼
·
北山广智大师,回自都下,过期而归,时率开祖、无悔同访之,因留渌净堂、竹鹤二绝其一其二
苏轼
·
欲往湖州,见孙莘老,别公辅、希元、彦远、醇之、穆仲
苏轼
·
富阳道中
苏轼
·
赠青潍将谢承制
苏轼
·
过潍州驿,见蔡君谟题诗壁上云:“术鵅]chuo4约新娇生眼底,逡巡旧事上眉尖。春来试问愁多少,得似春潮夜夜添。"不知为谁而作也?和一首
苏轼
·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其一
苏轼
·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其一其二
苏轼
·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其一其三
苏轼
·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其一其四
苏轼
·
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其一
苏轼
·
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其一其二
苏轼
·
和人雪晴书事
苏轼
·
奉酬仲闵食新面汤饼,仍闻籴麦甚盛,因以戏之
苏轼
·
读仲闵诗卷,因成长句
苏轼
·
送酒与崔诚老
苏轼
·
与郭生游寒溪,主簿吴亮置酒,郭生喜作挽歌,酒酣发声,坐为凄然。郭生言吾恨无佳词。因为略改乐天《寒食》诗歌之,坐客有泣者,其词曰
苏轼
·
戏作切语竹诗
苏轼
·
山行见月四言
苏轼
·
忆黄州梅花五绝其一
苏轼
·
忆黄州梅花五绝其一其二
苏轼
·
忆黄州梅花五绝其一其三
苏轼
·
忆黄州梅花五绝其一其四
苏轼
·
忆黄州梅花五绝其一其五
苏轼
·
访散老不遇
苏轼
·
和王定国
苏轼
·
试院观伯时画马绝句
苏轼
·
出局偶书
苏轼
·
觅俞俊笔
苏轼
·
鼠须笔
苏轼
·
琴枕
苏轼
·
书李宗晟《水帘图》
苏轼
·
书《龙马图》
苏轼
·
皎然禅师《赠吴凭处士》诗云“世人不知心是道,只言道在西方妙。还如瞽者望长安,长安在东向西笑。"东坡居士代答云
苏轼
·
灯花一首赠王十六
苏轼
·
王晋卿得破墨三昧,又尝闻祖师第一义,故画邢和璞、房次律论前生图,以寄其高趣,东坡居士既作《破琴》诗以记异梦矣,复说偈云
苏轼
·
和芝上人竹轩
苏轼
·
戏赠秀老
苏轼
·
和晁美叔老兄
苏轼
·
暮归
苏轼
·
待旦
苏轼
·
约吴远游与姜君弼吃蕈馒头
苏轼
·
除夕,访子野食烧芋,戏作
苏轼
·
北归度岭寄子由
苏轼
·
《鸣泉思》,思君子也。君子抱道且殆,而时弗与,民咸思之。鸣泉故基堙圮殆尽,眉山苏轼搔首踟蹰,作《鸣泉思》以思之
苏轼
·
丰年有高廪诗
苏轼
·
万菊轩
苏轼
·
韩干马
苏轼
·
送煮菜赠包安静先生
苏轼
·
沿流馆中得二绝句其一
苏轼
·
沿流馆中得二绝句其二
苏轼
·
梦中赋裙带
苏轼
·
王定国自彭城往南都,时子由在宋幕,求家书,仆醉不能作,独以一绝句与之
苏轼
·
赠黄州官妓
苏轼
·
六言乐语
苏轼
·
题领巾绝句
苏轼
·
书裙带绝句
苏轼
·
虎跑泉
苏轼
·
端砚诗
苏轼
·
张无尽过黄州,徐君猷为守,有四侍人,姓为孙、姜、阎、齐,适张夫人携其一往婿家,既暮复还,乃阎姬也,最为徐所宠,因书绝句云
苏轼
·
题铜陵陈公园双池诗其一
苏轼
·
题铜陵陈公园双池诗其一其二
苏轼
·
咏槟榔
苏轼
·
醉中题鲛绡诗
苏轼
·
无题
苏轼
·
雅安人日次旧韵二首其一
苏轼
·
雅安人日次旧韵二首其二
苏轼
·
和代器之
苏轼
·
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
·
归来引》送王子立归筠州
苏轼
·
黄泥*词
苏轼
·
清溪词
苏轼
·
上清词
苏轼
·
山坡陀行
苏轼
·
醉翁操
苏轼
·
次韵借观《睢阳老五图》
苏轼
·
题金山寺回文体
苏轼
·
赠姜唐佐生
苏轼
·
水月寺
苏轼
·
半月泉苏轼、曹辅、刘季孙、鲍朝懋、郑嘉会、苏固同游,元佑六年三月十一日
苏轼
·
游何山
苏轼
·
自题临文与可画竹
苏轼
·
宝墨亭
苏轼
·
双井白龙
苏轼
·
瑞金东明观
苏轼
·
题清淮楼
苏轼
·
西湖绝句
苏轼
·
戏答佛印
苏轼
·
失题三道其一
苏轼
·
失题三道其一其二
苏轼
·
失题三道其一其三
苏轼
·
来鹤亭
苏轼
·
刘顗宫苑,退老于庐山石碑庵,顗,陕西人,本进士换武,家有声伎其一
苏轼
·
刘顗宫苑,退老于庐山石碑庵,顗,陕西人,本进士换武,家有声伎其二
苏轼
·
刘顗宫苑,退老于庐山石碑庵,顗,陕西人,本进士换武,家有声伎其三
苏轼
·
龙山补亡
苏轼
·
龙山补亡其二
苏轼
·
牡丹
苏轼
·
莲
苏轼
·
西湖寿星院明远堂
苏轼
·
牡丹和韵
苏轼
·
慈云四景甘露泉
苏轼
·
白云居
苏轼
·
娑罗树
苏轼
·
鹦鹉院
苏轼
·
过金山寺一道
苏轼
·
失题二首其一
苏轼
·
失题二首其一其二
苏轼
·
雪诗八首其一
苏轼
·
雪诗八首其二
苏轼
·
雪诗八首其三
苏轼
·
雪诗八首其四
苏轼
·
雪诗八首其五
苏轼
·
雪诗八首其六
苏轼
·
雪诗八首其七
苏轼
·
雪诗八首其八
苏轼
·
失题二首其一
苏轼
·
失题二首其一其二
苏轼
·
戏答佛印偈
苏轼
·
过都昌
苏轼
·
登庐山
苏轼
·
无题七绝一首
苏轼
·
送冯判官之昌国
苏轼
·
句诗二句
苏轼
·
续辩才诗二句
苏轼
·
诗二句
苏轼
·
诗二句
苏轼
·
探梅
苏轼
·
茶诗
苏轼
·
诗二句
苏轼
·
诗二句
苏轼
·
雨
苏轼
·
假山
苏轼
·
诗二句
苏轼
·
题姜秀郎几间
苏轼
·
诗三句
苏轼
·
岁除题王文甫家桃符
苏轼
·
戏书王文甫家
苏轼
·
联
苏轼
·
戏村校书七十买妾
苏轼
·
戏人
苏轼
·
老翁井
苏轼
·
送蜀僧去麈
苏轼
·
和人回文五首其一
苏轼
·
和人回文五首其一其二
苏轼
·
和人回文五首其一其三
苏轼
·
和人回文五首其一其四
苏轼
·
和人回文五首其一其五
苏轼
·
送淡公二首其一
苏轼
·
送淡公二首其一其二
苏轼
·
黄州
苏轼
·
古风
苏轼
·
无题
苏轼
·
古意
苏轼
·
雷州八首其一
苏轼
·
雷州八首其一其二
苏轼
·
雷州八首其一其三
苏轼
·
雷州八首其一其四
苏轼
·
雷州八首其一其五
苏轼
·
雷州八首其一其六
苏轼
·
雷州八首其一其七
苏轼
·
雷州八首其一其八
苏轼
·
申王画马图
苏轼
·
老人行
苏轼
·
又赠老谦
苏轼
·
送公为游淮南
苏轼
·
池上二首其一
苏轼
·
池上二首其一其二
苏轼
·
赠仲素寺丞致仕归隐潜山
苏轼
·
扬州以土物寄少游
苏轼
·
再过泗上二首其一
苏轼
·
再过泗上二首其一其二
苏轼
·
骊山
苏轼
·
次韵谢子高读《渊明传
苏轼
·
沧洲亭怀古
苏轼
·
戏咏子舟画两竹两鸲鹆
苏轼
·
赠山谷子
苏轼
·
昭陵六马,唐文皇战马也,琢石象之,立昭陵前,客有持此石本示予,为赋之
苏轼
·
题卢鸿一《学士堂图》
苏轼
·
李白谪仙诗
苏轼
·
饮酒四首其一
苏轼
·
饮酒四首其一其二
苏轼
·
饮酒四首其一其三
苏轼
·
饮酒四首其一其四
苏轼
·
游山呈通判承议写寄参寥师
苏轼
·
辘轳歌
苏轼
·
白鹤吟留钟山觉海
苏轼
·
观开西湖次吴左丞韵
苏轼
·
戏题巫山县用杜子美韵
苏轼
·
答晁以道索书
苏轼
·
陈伯比和回字复次韵
苏轼
·
与道源游西庄,遇齐道人,同往草堂,为齐书此
苏轼
·
答子勉三首其一
苏轼
·
答子勉三首其一其二
苏轼
·
答子勉三首其一其三
苏轼
·
和子由次王巩韵,如囊之句,可为一噱
苏轼
·
元佑癸酉八月二十七日,於建隆章净馆,书赠王觏
苏轼
·
东园
苏轼
·
藏春坞
苏轼
·
次韵参寥寄少游
苏轼
·
赠仲勉子文
苏轼
·
讲武台南有感
苏轼
·
移合浦郭功甫见寄
苏轼
·
题怀素草帖
苏轼
·
仆年三十九,在润州道上过除夜,作此诗。又二十年,在惠州,追录之以付过,二首其一
苏轼
·
仆年三十九,在润州道上过除夜,作此诗。又二十年,在惠州,追录之以付过,二首其二
苏轼
·
万州太守高公宿约游岑公洞,而夜雨连明,戏赠二小诗其一
苏轼
·
万州太守高公宿约游岑公洞,而夜雨连明,戏赠二小诗其二
苏轼
·
送柳宜归
苏轼
·
谢都事惠米
苏轼
·
绝句三首其一
苏轼
·
绝句三首其二
苏轼
·
绝句三首其三
苏轼
·
睡起
苏轼
·
秋思寄子由
苏轼
·
侯滩
苏轼
·
火星岩
苏轼
·
谢惠猫儿头笋
苏轼
·
题净因壁
苏轼
·
题净因院
苏轼
·
同景文咏莲塘
苏轼
·
竹枝词
苏轼
·
寄欧阳叔弼
苏轼
·
和黄龙清老三首其一
苏轼
·
和黄龙清老三首其二
苏轼
·
和黄龙清老三首其三
苏轼
·
过土山寨
苏轼
·
跋姜君弼课册
苏轼
·
惠崇芦雁
苏轼
·
和陶拟古九首其一
苏轼
·
和陶拟古九首其二
苏轼
·
和陶拟古九首其三
苏轼
·
和陶拟古九首其四
苏轼
·
和陶拟古九首其五
苏轼
·
和陶拟古九首其六
苏轼
·
和陶拟古九首其七
苏轼
·
和陶拟古九首其八
苏轼
·
和陶拟古九首其九
苏轼
·
次晁无咎韵阎子常携琴入村
苏轼
·
和南都赵少师
苏轼
·
寄汝阴少师
苏轼
·
秋日寄友人
苏轼
·
雷岩诗
苏轼
·
治易洞
苏轼
·
次韵钱穆父还张天觉行县诗卷
苏轼
·
失题一首
苏轼
·
绝句一首
苏轼
·
扇
苏轼
·
僧
苏轼
·
马子约送茶作六言谢之
苏轼
·
甘蔗
苏轼
·
谢人送墨
苏轼
·
送竹香炉
苏轼
·
山村其一
苏轼
·
山村其二
苏轼
·
送玉面狸
苏轼
·
寿叔文
苏轼
·
潮中观月
苏轼
·
献寿戏作
苏轼
·
舒啸亭
苏轼
·
宿资福院
苏轼
·
金沙台
苏轼
·
题陈公园
苏轼
·
题双楠轩
苏轼
·
雨中邀李范庵过天竺寺作其一
苏轼
·
雨中邀李范庵过天竺寺作其二
苏轼
·
安老亭诗
苏轼
·
题王晋卿画
苏轼